[实用新型]手机手动贴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8568.0 | 申请日: | 201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2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郑贞平;胡小勇;陈平;王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B33/02 | 分类号: | B65B33/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冯智文 |
地址: | 21412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手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手机手动贴膜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已被广泛使用,为了保护手机的屏幕,通常在手机屏幕表面贴膜。现有技术中,给手机贴膜通常采用人工贴膜,主要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清理屏幕;
(二)保证贴膜的位置;
(三)矫正、赶气泡、清灰。
通常需要比较熟练的操作人员来操作,否则贴膜的质量较差,影响手机的使用。而且,通常贴一步手机膜的时间需要5-10分钟,其工作效率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手机手动贴膜装置,从而可以方便的完成手机屏幕表面的贴膜,操作方便,速度快,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机手动贴膜装置,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的底部两端通过支架支撑,所述工作平台上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互相配套使用的屏幕固定机构和吸膜翻转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屏幕固定机构的结构为: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底板,所述底板上放置有方形框架,所述框架内用于放置手机屏,位于框架两条相邻直角边处分别通过紧固件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壁与框架的外侧壁紧贴;位于框架另外两条相邻直角边处分别安装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安装于夹紧机构上,所述夹紧机构位于工作平台的底部,所述夹紧机构的结构为:包括扳手,所述扳手头部连接折弯型结构的连杆,所述连杆通过固定座支撑,所述连杆的头部通过球头与连接座相连,所述连接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平台的背面,所述连接座的两端分别卡接有直角形弹块,所述直角形弹块均安装在卡座中,所述卡座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工作平台的背面,所述直角形弹块的顶部伸出工作平台上表面,并卡接固定夹;
所述吸膜翻转机构的结构为: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左端前后两侧固定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通过轴承装置分别安装有短轴,所述短轴通过紧固件固定有翻板,所述翻板中部放置有触摸板,所述翻板右端前侧安装有翻转手柄,位于翻板前侧和中部的底座上分别通过调节杆安装座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头部分别与翻板的两条直角边抵接;
所述翻板的结构为:位于翻板的左端形成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上开有与短轴固定的定位孔,所述翻板中部开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的上表面安装触摸板,位于方形孔的左侧还开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内安装调节杆安装座,所述矩形孔的内侧面形成有第三调节面,位于翻板的前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面和第二调节面,所述翻板右端前侧开有固定翻转手柄的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只需将手机通过屏幕固定装置将其夹紧,所需贴膜的一面朝上,将膜放置于吸膜翻转机构的触摸板上,粘结的一面朝上,手握翻转手柄,使翻板绕着短轴旋转180°,使膜正好贴合在手机屏幕上即可,可以实现小批量高效率的贴膜工作,无需人工对手机逐个进行贴膜,使用方便可靠,工作效率高,贴膜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背面)。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屏幕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吸膜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吸膜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省略触摸板)。
图7为本实用新型翻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架;2、工作平台;3、屏幕固定机构;4、吸膜翻转机构;5、夹紧机构;7、底板;8、框架;9、固定夹;10、手机屏;11、固定块;12、扳手;13、卡座;14、直角形弹块;15、连接座;16、螺栓;17、连杆;18、固定座;19、轴承座;20、短轴;21、底座;22、翻板;23、调节杆;24、调节杆安装座;25、触摸板;26、翻转手柄;27、台阶面;28、定位孔;29、矩形孔;30、方形孔;31、第一调节面;32、第二调节面;33、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手机手动贴膜装置,包括工作平台2,工作平台2的底部两端通过支架1支撑,工作平台2上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互相配套使用的屏幕固定机构3和吸膜翻转机构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85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同轴石墨烯纤维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容极板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