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型烘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8745.5 | 申请日: | 201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0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孟永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永江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3/10;F26B25/00;F26B2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99 浙江省绍兴市诸***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烘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型烘房。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啊很难过茶叶在烘干完成后,出料比较麻烦,耗时很久,导致整体的作业效率降低;另外使用的烘房整体效率非常的低,能耗消耗大,故此整体非常不利于长期发展,有待改良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型烘房,能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增加茶叶出料的方便性,提高烘干作业效率,降低能耗消耗支出,降低企业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改良型烘房,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第一隔网层和第二隔网层,所述第一隔网层包括多个水平排列设置的第一隔网,所述第一隔网端部通过旋转轴固定在箱体内壁上,其中一端带有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隔网层包括多个水平排列设置的第二隔网,所述第二隔网位于相邻第一隔网之间的空隙处,所述第二隔网端部通过旋转轴固定在箱体内壁上,其中一端带有驱动电机;
在所述第一隔网层上方、所述第二隔网层下方,以及两者之间设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的外壁上设有环形翅片,所述箱体外壁上设有与循环管道相连接的进热端和出热端,在所述进热端与所述出热端之间设有废气回收箱。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优选,在所述箱体的内壁上设有温度检测器和湿度检测器,外壁上设有与温度检测器、湿度检测器、驱动电机相连接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带有显示屏,还包括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的设有警示灯和扬声器。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优选,所述箱体包括两侧的外金属板和内金属板,在所述外金属板和内金属板之间带有隔热层,在所述隔热层和所述内金属板之间设有蓄热板,所述内金属板的内壁体形成散热纹。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优选,所述警示灯包括3个独立设置的红色灯、绿色灯和黄色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第一隔网层和第二隔网层,所述第一隔网层包括多个水平排列设置的第一隔网,所述第一隔网端部通过旋转轴固定在箱体内壁上,其中一端带有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隔网层包括多个水平排列设置的第二隔网,所述第二隔网位于相邻第一隔网之间的空隙处,所述第二隔网端部通过旋转轴固定在箱体内壁上,其中一端带有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相间设置的第一隔网和第二隔网,两者转动倒料时彼此不影响,提高倒料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第一隔网层上方、所述第二隔网层下方,以及两者之间设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的外壁上设有环形翅片,所述箱体外壁上设有与循环管道相连接的进热端和出热端,在所述进热端与所述出热端之间设有废气回收箱,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降低能耗损失,给企业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通过环形翅片提高循环管道的热散发,加速烘干效率和烘干质量。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增加茶叶出料的方便性,提高烘干作业效率,降低能耗消耗支出,降低企业成本。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型烘房,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第一隔网层和第二隔网层,所述第一隔网层包括多个水平排列设置的第一隔网2,所述第一隔网2端部通过旋转轴固定在箱体1内壁上,其中一端带有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隔网层包括多个水平排列设置的第二隔网3,所述第二隔网3位于相邻第一隔网2之间的空隙处,所述第二隔网3端部通过旋转轴固定在箱体1内壁上,其中一端带有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隔网2和第二隔网3之间的配合,两者上下倒茶叶的时候不会搁置在另外的隔网上,尤其是第二隔网3上,造成不必要的损耗,也就避免了茶叶二次烘干作业。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第一隔网层上方、所述第二隔网层下方,以及两者之间设有循环管道4,所述循环管道4的外壁上设有环形翅片5,所述箱体1外壁上设有与循环管道4相连接的进热端6和出热端7,在所述进热端6与所述出热端7之间设有废气回收箱8。本实用新型通过进热端6、出热端7和回收箱8,实现内部热量循环利用,降低能耗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永江,未经孟永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87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分层织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