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纤室外跳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0037.5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3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盛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骅德光联光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张作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区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室外 跳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跳纤,尤指一种具有防水防尘功能主要用于室外的光纤室外跳线,当然,室内需要防尘防水的场合也照样适用。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已进入千家万户。光纤进入用户需要使用光纤连接器,带有光纤连接器的光纤称为跳线。室外环境下,雨水多、灰尘多,雨水及灰尘进入光缆的纤芯,影响纤芯的传输性能,因此,光纤连接器必须具备防水防尘功能。目前的现状是,一是相当一部分跳线不具有防水防尘功能,不适宜在室外使用。二是具有防水防尘功能的跳线也存在以下不足:
其一,结构复杂,组装过程繁琐,装拆不便。
其二,密封性能差,防水防尘效果欠缺,且密封的效果受人为操作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室外跳线结构复杂,组装过程繁琐,装拆不便、密封性能差、防水防尘效果欠缺的不足,提供一种光纤室外跳线,其具有防水防尘功能,结构复杂,组装过程简化,装拆便捷,密封性能好,防水防尘效果优良,且密封的效果不受人为操作影响。
为此,本实用新型光纤室外跳线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光纤室外跳线,包括前帽盖、纤芯、支撑管、外套筒、本体及尾套,前帽盖配装在前端,尾套配装在后端;
前帽盖呈前端封闭后端敞开的筒体状,且前帽盖的后端制有一直径变小的阶梯,在前帽盖后端的外壁制有弧形导向槽;
支撑管呈两端敞开的管状体,纤芯配装于支撑管, 支撑管后端内壁制有内螺纹;
外套筒呈两端敞开的筒状体,支撑管配装于外套筒内,在外套筒的内壁制有沿径向凸伸的定位凸柱,该定位凸柱与前帽盖上的弧形导向槽形成配合,致使外套筒能拆下地与前帽盖相卡接;
本体呈两端敞开的管状体,本体的前后端分别制有外螺纹,且在本体后端之整圈制有起密封作用的凸筋,该凸筋沿径向凸出且沿轴向延伸,凸筋间为凹槽;
尾套为一腔体结构,尾套内壁制有内螺纹,尾套与光缆形成整体,纤芯穿设至尾套;
本体的前端与支撑管旋接,本体的后端与尾套旋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阐述:
前帽盖上制有连接携带,连接携带的另一端固连于本体的外壁,致使前帽盖卸脱于外套筒后仍与本体携连。
还配置防护套管,防护套管呈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的管体状,防护套管将插芯的纤芯套包。
在支撑管的前端与外套筒接触部位之间垫设前密封圈,将支撑管的前端与外套筒密封。
在支撑管的后端与外套筒接触部位之间垫设后密封圈,将支撑管的后端与外套筒密封。
在本体的前端与外套筒接触部位之间垫设尾部密封圈,将外套筒与本体密封。
弧形导向槽的前端制有定位部,定位部所在的槽朝一旁拐折。
前密封圈、后密封圈、尾部密封圈皆为O型圈,且为胶圈。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防水防尘效果好:
1)前帽盖对插芯提到防水防尘等防护作用,尤其在插芯未与外来适配器插接前,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且前帽盖通过连接携带一直与本体连接在一起,前帽盖与外套筒拆脱后也不会乱丢。
2)本体后端之整圈制有起密封作用的凸筋,该凸筋沿径向凸出且沿轴向延伸,形成了台柱状的密封体,凸筋具有一定的弹性,改善了接触,通过本体后端与尾套旋接,迫使台柱状的密封体与尾套挤紧,提高了密封效果。
3)设置前密封圈、后密封圈及尾部密封圈,分别将支撑管的前端与外套筒密封、支撑管的后端与外套筒密封、外套筒与本体密封。
其二,拆装及使用便捷:
1)纤芯、支撑管、外套管、本体及尾套组装成整体件,该整体件通过外套筒内壁的定位凸柱与前帽盖上的导向定位槽形成配合,致使该整体件能拆下地与前帽盖相卡接,十分便捷。
2) 本体通过其上的螺纹分别与支撑管及尾套旋接,也十分便捷。
其三,结构简化,致使组装过程简化,现场装拆便捷。
其四,用途广,主要用于室外的光纤室外跳线,对于室内需要防尘防水的场合当然也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中:1、前帽盖;11、阶梯;12、弧形导向槽;13、定位部;14、连接携带;2、前密封圈;3、支撑管;4、外套筒、5、后密封圈;6、尾部密封圈;7、本体;71、凸筋;8、尾套;9、防护套管;10、纤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骅德光联光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骅德光联光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00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