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级氨气吸收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0059.1 | 申请日: | 201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6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郑华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兴东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8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247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级 氨气 吸收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氨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级氨气吸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硫酰胺是硫酰氯与液氨在石油醚存在条件下,并保持氨在过量的进行氨化反应生成的。硫酰胺生产过程氨化工段会产生氨气,经冷冻回收后仍有含氨尾气。氨气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的有害气体。氨气除了燃烧和爆炸危险外,氨气吸入人体会引起急性中毒,轻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斯哑、眼结膜或咽部充血水肿、支气管炎、呼吸困难、肺炎、昏迷、等。因此需要对含氨尾气需要进行除氨操作。但是,现有的除氨装置不能有效地吸收氨气,使得氨气排放到大气中,不仅给环境带来污染,而且危及人和动物的生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硫酰胺生产过程排放的含氨尾气中的氨气不能有效地吸收的问题,提供一种两级氨气吸收处理装置,该装置采用水加稀酸液喷淋吸收处理,保证氨气被充分吸收,确保尾气排放达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两级氨气吸收处理装置,包括吸收器,所述吸收器上设有进气口、进液口、排气口和排液口,吸收器包括第一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废气从第一吸收器的进气口进入,经过第一吸收器内部吸收,并从第一吸收器的排气口排出;所述第一吸收器的排气口与第二吸收器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经过第一吸收器吸收处理的气体在第二吸收器内部吸收处理后,从第二吸收器的排气口排出;第一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处理的液体从排液口排出,进入废水处理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为石墨吸收器。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吸收器为石墨喷淋吸收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收器进液口加入的液体为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吸收器进液口加入的液体为稀酸液。
进一步地,所述稀酸液为稀盐酸和稀硫酸溶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两级氨气吸收处理装置,该装置采用水加稀酸液喷淋吸收处理,二级石墨喷淋吸收器使废气与液体逆流接触,保证氨气被充分吸收,确保尾气排放达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相关原件符号说明:
1、第一吸收器;11、进气口;12、排气口;13、排液口;2、第二吸收器;21、进气口;22、排液口;23、排气口;3、进液口;4进液口;5、废水处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两级氨气吸收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吸收器1和第二吸收器2,第一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上设有进气口、排气口、进液口和出液口。硫酰胺生产过程氨化工段产生的含氨尾气,从第一吸收器1的进气口11进入,经过第一吸收器内部吸收,并从第一吸收器的排气口12排出。第一吸收器的排气口与第二吸收器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吸收器排气口排出的气体通过管道进入第二吸收器的进气口,再经过第二吸收器内部吸收处理后,从第二吸收器的排气口23排出;第一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处理的液体从排液口13和排液口22排出,进入废水处理装置5。采用两个吸收器构成的两级吸收可以保证氨气被充分吸收。
吸收器可以设计成石墨吸收器。石墨吸收器耐腐蚀性能优异,可耐几乎所有的有机介质和大多数有机溶剂;吸收率高,自然冷却效果好;不宜结垢;安装维修简便。为了使液体与氨气充分接触,石墨吸收器设计成石墨喷淋吸收器,使得废气与液体在吸收器内部逆流接触,保证氨气被充分吸收。
由于氨气和水的溶解体积比700:1,吸收器进液口加入的液体可以是水。氨气为碱性气体,为了加快氨气的吸收,第一吸收器的进液口3加入的液体是水,第二吸收器的进液口4加入的液体是稀酸液。稀酸液的加入可以氨气和酸液反应迅速和完全。稀酸液可以是稀盐酸和稀硫酸溶液。盐酸和稀硫酸溶液,可以是酒石酸的废酸液的再利用。
一种两级氨气吸收处理装置,该装置采用水加稀酸液喷淋吸收处理,二级石墨喷淋吸收器使废气与液体逆流接触,保证氨气被充分吸收,确保尾气排放达标。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兴东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兴东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00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节水率的超低温半干法脱硫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烟气快速脱硫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