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类似激光条码读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1883.9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6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陈晓娟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类似 激光 条码 读取器 | ||
技术领域
一种类似激光条码读取器。
背景技术
一维条码是由数个宽度相异的黑条或空白按一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记载一资讯,在通过激光光点扫描及反射即可撷取与解码,以取得所记载的资讯;此现有的激光式条码扫描器是以激光光作为读取光源,其利用激光光的激光光点,经一往复旋转的镜片反射后形成一条激光线,经扫描过一维条码后产生一连串的激光反射光点,再以一photosensor接收激光反射光点的明暗信号,进而判别一维条码,其缺点在于往复旋转的镜片在机构上无法固定,其整体机构脆弱,易因意外碰撞造成损坏,又,镜片的旋转速度有限,造成读取条码的速度受到限制;又,激光光点的亮度有分布不均匀的情况,若以一折射镜产生的线性激光光作为读取条码信号,则会因激光线的亮度有分布不均匀的情况而造成产生杂讯,导致扫描器无法顺利解码,目前尚未有完全解决传统激光条码扫描器问题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接由一线性CCD或线性CMOS接收环境光源对一维条码所造成的反射光,以完成条码读取,可虚拟如同传统以激光光点进行条码扫描读取、可缩短作动时间,以提升作业效率的类似激光条码读取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类似激光条码读取器,其包括:
激光光点模块,该激光光点模块经启动发光后,能通过固定式折射透镜后形成线性激光光线投射于待读取的一维条码;
影像撷取模块,能接收该线性激光光线投射于该待读取的条码,产生第一反射光,该影像撷取模块确认该线性激光光线对准该一维条码并输出一个位准确认信号,微控制处理模块接收该位准确认信号后,该线性激光光线同步消失,此时,该条码在环境光源中产生一个第二反射光,该影像撷取模块并在接收该第二反射光后,能输出影像资讯;
中央控制模块,能在接收该影像资讯后,对该影像资讯进解码,并能于解码完成后,读取确认光源模块产生有色光以使操作人员得以确认条码读取作业已完成。
其中:
条码读取作业已完成后,该激光光点模块能再度启动而再次产生该线性激光光线。
该线性电射光线相邻两次的启动时间差为1/16秒。
该影像撷取模块为一能同步接收500~2500pixel的反射光点,并能将所接收的该各反射光点转换成电子信号的线性CCD影像感测模块。
该影像撷取模块为能同步接收500~2500pixel的反射光点,并能将所接收的该各反射光点转换成电子信号的线性CMOS影像感测模块。
该产生反射光源步骤所指的该环境光源为室内照明光或室外太阳光的任一种。
该环境光源为内建的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光源。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其借助一激光光点模块搭配一固定式折射透镜,以产生一仅作为指示光的线性激光光线,其在一线性CCD或线性CMOS读取条码时关闭,并于读取成功后再自动再开启,由于激光光点模块(即指示光源)的开启及关闭切的作动时间较人类视觉暂留时间快,是以,人类眼睛感受不到开启及关闭时的闪烁,依此,使用时,虽非以激光光作为读取光源,但在人类视觉上,是如同以传统激光光扫描条码读取;实际上,读取条码时,则是直接借助现场的环境光源,例如现场的照明光、太阳光或一发光二极管光源等,对一维条码造成反射,并由线性CCD或线性CMOS一次同时接收500pixel至2500pixel的环境光源反射信号,并可将的转换成电子信号,以完成条码读取,如此,有别于传统一点一点授描读取的模式,可大幅度的增快读取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性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一)
图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二)
10 类似激光条码读取器
101 电性载板 102 激光光点模块
1021 第一透镜
103 读取确认光源模块 104 光通道模块
1031 第二透镜
105 影像撷取模块 106 微控制处理模块
107 光补偿模块
108 亮度及光色感测模块
21 指示光源启动步骤 22 位准信号确认步骤
23 指示光源关闭步骤
24 读取光源启动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茂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18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