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强排气型气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2515.6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2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卓岳利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4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 排气 水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水分离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强排气型的气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气水分离装置通常用于高层建筑,单管即可实现排气和排水。通过管件内部导流片形成螺旋水流下水,水流贴管壁旋转减速排出,同时形成中空排气。但目前的排水装置的内腔均采用单一的同一段等径内腔,排气量小,同时螺旋水流由于管壁阻力的作用,下降过程中逐渐衰减成了竖直下落的直流附壁水膜流,因此极易造成气水分离受阻,排气困难,使废气不能顺利向上排出室外而部分通向支管,造成室内异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加强排水性能的同时,能够加强排气性能的装置。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加强排气型气水分离装置,其组成包括:主立管,所述的主立管的上端口和下端口为卡箍接口或法兰接口,所述的主立管的内腔分为上旋流腔、扩腔段和下旋流腔,所述的上旋流腔和所述的下旋流腔分别具有导流片,所述的主立管的侧壁上具有支管,所述的支管的端口为支管卡箍接口或支管法兰接口,所述的支管与所述的扩腔段相交。
所述的加强排气型气水分离装置,所述的支管的内腔具有引导水流方向的曲面。
所述的加强排气型气水分离装置,所述的加强排气型气水分离装置为铸铁或PVC塑料一次成型的。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上旋流腔设有螺旋式的导流片,可使水流通过导流片的导流作用,沿上旋流腔内壁螺旋下降,形成中空排气。
将本实用新型主立管的内腔分为上旋流腔、扩腔段和下旋流腔三段,由于水流沿上旋流腔管壁旋转进入扩腔段,在惯性的作用下,水流继续沿扩腔段管壁向下旋流,由于扩腔段管内直径大于上、下旋流腔的管内直径,因此增大了中空排气量,气体更容易沿主立管向上排出,有效防止了废气沿支管进入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下旋流腔设有导流片,由于水流在扩腔段旋转能力逐渐下降而一部分形成直流,因此水流在进入下旋流腔时,通过导流片的导流作用,水流沿下旋流腔管内壁旋转下降,进一步形成中空排气,同时水流最后由下旋流腔排出。
本实用新型中支管的内腔具有引导水流方向的曲面,可使具有一定动能的支管水流偏转切向进入扩腔段,在上旋流腔和支管同时向扩腔段进水时,可使两股水流的流向接近一致,在离心力和重力的合力作用下形成旋转下落水流。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加强排气型气水分离装置,其组成包括:主立管1,所述的主立管的上端口和下端口为法兰接口2,所述的主立管的内腔分为上旋流腔3、扩腔段4和下旋流腔5,所述的上旋流腔和所述的下旋流腔分别具有导流片6,所述的主立管的侧壁上具有支管7,所述的支管的端口为支管法兰接口8,所述的支管与所述的扩腔段相交。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加强排气型气水分离装置,所述的支管的内腔具有引导水流方向的曲面9。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加强排气型气水分离装置,所述的加强排气型气水分离装置的材质为铸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卓岳利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卓岳利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25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砂滤罐体结构及渗滤液处理系统
- 下一篇:循环保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