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出水阀模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2883.0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2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景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景彦 |
主分类号: | F16K27/00 | 分类号: | F16K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阀 模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水阀模块结构,其是与水流系统的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水占人体重量比例高达60~70%,由此可见水扮演着维持人体正常运作的重要角色,而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于饮水的要求也越趋提升,因此,无论是商家或家用多会藉由滤水器进行水质的过滤,确保饮水的质量;
而一般水流系统的出水端是以传统的出水龙头呈现,当要在出水龙头连接配置滤水器或作水的分流时,就必须于传统的出水龙头连接设置一出水阀,再由该出水阀连结滤水器或分流配件,而一般的出水阀与滤水器配件或分流配件的结合方式是透过螺锁的方式结合,当要拆装该滤水器配件或分流配件时必须旋松该滤水器配件或分流配件后再旋紧才能完成拆装的动作,除了拆装的效率还有待提升的空间之外,当设置该滤水器配件或该分流配件的空间有限时,该滤水器配件或该分流配件就可能无法顺利地持续旋转以完成拆卸或组装的动作,而有使用空间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出水阀模块结构,其主要目的是改善一般出水阀拆组配件的工序费时的缺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水阀模块结构,包含:
一阀体,包含一躯体部上设置一原水接口、一装配接口以及一出水口,该躯体部为空心结构,而该原水接口、该装配接口以及该出水口分别连通该躯体部的内部;其中,该装配接口为圆形口并具有一外周面,该装配接口的中心线方向定义为该阀体的轴向,垂直该阀体的轴向定义为该阀体的径向,且该外周面上又成形一环抵面及多个卡制块,该环抵面环绕轴向成形为圆环形,而各该卡制块则包含一第一限止段,该第一限止段为沿该装配接口周缘轮廓成形的态样;该环抵面上更设置对应该卡制块数量的迫抵凸部,该迫抵凸部沿轴向延伸高度;以及
一装配件,具有一装配口,且该装配口具有一内周面,该内周面环绕成形为圆环结构,且该内周面上沿装配口周缘延伸设置对应该卡制块数量的限止块,且该限止块接邻该装配口的一面为一第一面,相对的另一面为一第二面;此外,该装配件的装配口接邻该限止块处成为对应该卡制块数量的导入口;该装配件以该导入口穿套该卡制块并转动位移至使卡制块限止于该限止块的第二面。
其中,各该卡制块包含一第一限止段的一端衔接一第二限止段,该第二限止段沿径向延伸,该第一限止段异于衔接该第二限止段的一端成形一导引斜面,该导引斜面的两端分别为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导引斜面的第一端衔接于该第一限止段的一端,且该导引斜面的第一端相较于该导引斜面的第二端靠近该第二限止段;而该限止块沿该装配口周缘的两端分别为一导入端及一末端,该限止块的第二面的导入端成形一配合斜面,该配合斜面靠近该导入端的一端相较于该配合斜面靠近该末端的一端更靠近该第一面。
其中,该装配件的该内周面的中心线定义为该装配件的轴向,垂直该装配件的轴向定义为该装配件的径向,该限止块沿装配口周缘及该装配件的径向延伸成形。
其中,该阀体于该外周面上间隔设置二个卡制块。
其中,该阀体的该迫抵凸部位于接邻该导引斜面的第二端的径向位置上。
其中,该装配件的该限止块的第二面朝向远离该第一面的轴向方向处为一位移空间,该卡制块可位移地容置于该位移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透过装配件的装配口内周面设置限止块,以及阀体的装配接口的外周面设置卡制块,据此就能在两者套接后旋转不到360度的圆周角度形成定位,而不需持续地旋转,进而达到快速拆装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出水阀模块结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出水阀模块结构的组合态样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出水阀模块结构的另一组合态样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出水阀模块结构的平面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出水阀模块结构的装配件以导入口套覆阀体的卡制块的状态。
图6为本实用新型出水阀模块结构的装配件以导入口套覆阀体的卡制块并旋转角度但尚未限止的状态。
图7为本实用新型出水阀模块结构的装配件以导入口套覆阀体的卡制块并旋转角度且限止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躯体部A 原水接口B
内螺纹部B1 装配接口C
出水口D 装配口E
阀体10 外周面20
环抵面21 卡迫抵凸部2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景彦,未经杨景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28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紧固型阀门
- 下一篇:可定流量定压输出的流体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