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术中用可伸缩锁定的复式拉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2989.0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1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杨璟辉;裘年存;汪洋;杨鹏;傅志仁;江道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用 伸缩 锁定 复式 拉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术中用可伸缩锁定的复式拉钩。
背景技术
内镜手术的优点是能在放大的视野下为术者提供了比开放直视下更为清晰精细的解剖表示和组织间隙,然而,其操作空间狭小、术野显露和控制出血的手段有限及术者的“触觉”功能明显弱化等缺陷也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风险。
以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为例,甲状腺为富血运的器官,常因甲状腺上、下动脉或中静脉处理不当、实质性肿瘤瘤体破裂、腺体断面扩张的血管出血及误伤周围大血管等原因导致出血,影响术者对解剖关系的确切辨认,不仅妨碍术中准确的判断,且对手术操作人员的心理也会产生影响。目前临床上常通过分离钳等器械单向牵拉腺体来实现拓展手术空间的目的,缺乏开放术式中常用的反向作用力,易将附着在腺体背侧包膜上的疏松组织和喉返神经同时牵起而发生误伤;另一方面,内镜下进行组织分离、切割和止血主要依赖于超声止血刀,该器械若贴近神经操作可能会造成热传导损伤。因此,只有建立一个宽敞清晰的手术操作空间,才能更好地暴露并保护这些重要的组织结构。
目前,内镜手术根据手术方式可分为完全内镜手术和内镜辅助手术。完全内镜手术大多采用气体灌注来建立手术空间,比如灌注CO2,这种手术方式尽管能获得较开阔的操作空间、使视野清楚,但可能导致严重的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以及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如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和颅内压升高等并发症;并且,气体进入静脉系统是腔镜手术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内镜辅助手术则不需灌注气体,主要依靠拉钩建立手术操作空间,比如颈前悬吊法、传统拉钩法、机械悬吊法等,但大部分的普通拉钩仅获得比较满意的纵向操作空间,无法形成横向性空间,难以增加操作腔内的空间利用率。
申请号为“200420052593.8”、授权公告号为“CN 2745517 Y”、名称为“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所述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是由金属丝经过弯折加工而成的,拉钩体为宽底的“V”字形,拉钩体的前端为针尖,拉钩体双臂的近宽底处向拉钩杆的方向弯曲约150°角,拉钩体的平面与拉钩杆呈90°角弯曲,拉钩柄为弓形。在使用时,用拉钩的针尖自颈部外侧的皮肤刺入,然后经过旋转拉钩,将整个拉钩置入甲状腺腔内,在腔镜分离钳的协助下用拉钩的钩体将分离开的颈前肌群拉向外侧,达到暴露甲状腺的目的。但是,其拉钩体的顶端为锐利的针尖,进入腔内后,在调整拉钩位置时存在刺破颈部大血管的潜在风险,且该拉钩仅能作为单向牵拉,内镜下的术野显露仍需通过分离钳等器械单向牵拉对侧腺体来实现,一旦腺体较大,缺乏对侧的空间扩展,该拉钩并不能获得满意的视野。
申请号为“200420052593.8”、授权公告号为“CN 2745517 Y”、名称为“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专用拉钩,包括与手术床相连接的底座,底座通过丝杆连接有卡槽,底座与一根L型支架相连接,L型支架上有固定块,固定块安装有T型螺栓,T型螺栓的下端有连接孔,在T型螺栓的下方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上有和T型螺栓的下端连接孔相对应的固定孔,升降杆上还有板扭,升降杆底部有一对拉钩,拉钩在板扭的带动下,拉钩之间产生相对转动。这个实用新型主要扩增纵向操作空间,无法形成底部横向性空间,其操作的灵活性及定位准确性不如人工拉钩,当腺体较大时,缺乏对侧的操作空间扩展,很难获得满意的操作术野;同时,该拉钩只适用于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并不适用于完全腔镜手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同时对相对侧组织进行支撑,并具有定位锁定功能的可伸缩的术中用复式拉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术中用可伸缩锁定的复式拉钩,包括主拉钩和辅助拉钩,所述的主拉钩包括主拉钩体、主拉钩杆及主拉钩手柄,所述辅助拉钩包括辅助拉钩体、辅助拉钩杆及辅助拉钩手柄,其中:
所述主拉钩杆为轴向贯穿设有通孔的中空管状结构,主拉钩杆的一端伸出主拉钩体,主拉钩杆的另一端伸出主拉钩手柄;
所述辅助拉钩杆穿插在该主拉钩杆的通孔内并延伸至主拉钩杆的两端外,辅助拉钩杆的一端伸出辅助拉钩体,辅助拉钩杆的另一端伸出辅助拉钩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29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