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雷器带电测试参考电压取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3928.6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5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郭峰;杨锟;高占岭;刘效真;王洪礼;于欣欣;庞颖;殷峰;苏同斐;王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28 | 分类号: | G01R1/2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伦文知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雷器 带电 测试 参考 电压 取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用母线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电压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避雷器带电测试参考电压取用器。
背景技术
避雷器带电测试时,需取用母线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电压作为测试参考电压。目前取用方式:将四根电压取用线一端通过小鳄鱼夹直接分别夹在电压互感器二次端子箱内端子排三相各自相应的位置上,另一端接入测试仪器。这种电压取用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费时费力:各个变电站的电压互感器二次端子箱样式、结构存在一定差异,由于结构原因,有些不可以将小鳄鱼夹直接夹在端子排引线压接螺丝上,这就需要两名试验人员用手扶持4个(每人两个)夹子与电压互感器二次接触来取用电压,直至测试结束,有时,会由于接触不良,需反复多次才能取得正确电压,既浪费时间又浪费人力;2.不安全:试验人员以手扶持取用电的方式,存在人身触电及造成电压互感器二次短路的安全隐患。这是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避雷器带电测试参考电压取用器,方便取用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省时省力。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避雷器带电测试参考电压取用器,包括绝缘底座、绝缘杆和四个取用顶针,所述绝缘杆固定在绝缘底座上,四个取用顶针间隔的套装在绝缘杆上。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上述取用顶针包括圆环、细长尖端和紧定螺栓,所述圆环套设在绝缘杆上,所述细长尖端与圆环固定连接,所述紧定螺栓将圆环紧定在绝缘杆上。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上述圆环外包覆有绝缘层。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上述绝缘杆为伸缩式绝缘杆。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上述圆环为不锈钢材材料制成的圆环。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上述细长尖端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细长尖端。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上述圆环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绝缘杆的最大外径。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取用顶针可以方便在绝缘杆上移动。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沿绝缘杆由上至下,第一个取用顶针与第二个取用顶针之间的距离为3cm~5cm。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沿绝缘杆由上至下,第二个取用顶针与第三个取用顶针之间的距离为3cm~5cm。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沿绝缘杆由上至下,第三个取用顶针与第四个取用顶针之间的距离为5cm~8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得知:一种避雷器带电测试参考电压取用器,包括绝缘底座、绝缘杆和四个取用顶针,所述绝缘杆固定在绝缘底座上,四个取用顶针间隔的套装在绝缘杆上。使用本参考电压取用器取用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只需要一名试验人员即可完成,不存在接触不良问题,既节省时间,又节省劳动力;而且使用本参考电压取用器取用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不需要试验人员用手扶持鳄鱼夹来进行取电,减小了造成人身触电及电压互感器二次短路的安全隐患,从而保证了人身、设备安全。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绝缘底座,2-绝缘杆,3-取用顶针,3.1-圆环,3.2-细长尖端,3.3-紧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所示,一种避雷器带电测试参考电压取用器,包括绝缘底座1、绝缘杆2和四个取用顶针3,所述绝缘杆2固定在绝缘底座1上,四个取用顶针3间隔的套装在绝缘杆2上。
所述取用顶针3包括圆环3.1、细长尖端3.2和紧定螺栓3.3,所述圆环3.1套设在绝缘杆2上,所述细长尖端3.2与圆环3.1固定连接,所述紧定螺栓3.3将圆环3.1紧定在绝缘杆2上。
所述圆环3.1外包覆有绝缘层。
所述绝缘杆2为伸缩式绝缘杆。
所述圆环3.1为不锈钢材材料制成的圆环。
所述细长尖端3.2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细长尖端。
沿绝缘杆2由上至下,第一个取用顶针与第二个取用顶针之间的距离为3cm~5cm,第二个取用顶针与第三个取用顶针之间的距离为3cm~5cm,第三个取用顶针与第四个取用顶针之间的距离为5cm~8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39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屏幕可分离式电能表
- 下一篇:高空试验接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