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扶梯防夹安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5261.3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9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曾建力;刘建勋;程海涛;李多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B29/00 | 分类号: | B66B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扶梯 安全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扶梯防夹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扶梯是一种用于向上或向下倾斜输送乘客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地铁、轻轨、商场、车站等场所,为人们提供了方便。但是,由于上行扶梯和下行扶梯以及天花板之间交错布置形成了“剪刀口”,乘客如果将头或手伸出扶梯外,很可能撞到天花板或者相邻的扶梯,甚至将头夹在“剪刀口”处,造成严重伤害。
近年来,自动扶梯伤人事故频发。上海的一个小女孩左手被卡在自动扶梯梯级与侧壁间的缝隙里,硬生生被夹断;深圳的男童被自动扶梯夹头受伤;北京地铁扶梯发生设备故障导致数十名乘客死伤。这些事故给乘客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同时反映出自动扶梯设计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自动扶梯“剪刀口”处都悬挂有三角警示牌来提醒乘客注意安全。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解决此问题的专利。比如,一种自动扶梯防夹装置(申请号为201310686264.2)通过控制装置和感应面来防止乘客被夹,控制装置在感应面被触碰时停止扶梯,但是感应易出现误判,且扶梯突然停机易造成其他伤害。又如,一种用于自动扶梯的安全防护装置(申请号为201220285269.5)通过语音播放器和LED显示器来提醒乘客,但是在危险情况下的警示可能不及时,从而作用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自动扶梯中存在着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扶梯防夹安全装置,包括触发机构和回位机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红外感应器、接收所述红外感应器发出信号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卡住或松开的活动杆以及扭力弹簧,所述活动杆一端铰接固定,所述扭力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活动杆铰接固定的一端;所述回位机构包括回位开关、与所述回位开关连接的电动机以及一端连接所述电动机输出轴的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绳通过定滑轮改变传动方向与所述活动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一端铰接在固定架上,另一端连接有缓冲防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扶梯防夹安全装置,本装置布置在两扶梯“剪刀口”处,通过红外感应器感应到有乘客将头、手伸出扶梯时,在缓冲防护套保护下及时将乘客弹出危险区域,同时触碰回位开关,通过钢丝绳牵引活动杆回到原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安装方便,能够及时感应到乘客头、手信号,并快速将乘客弹出危险区域,有效保证乘客的安全,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扶梯防夹安全装置的未触发状态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扶梯防夹安全装置的弹出状态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中限位装置的剖视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扶梯防夹安全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扶梯防夹安全装置,如图1和2所示,包括触发机构和回位机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红外感应器1、接收所述红外感应器1发出信号的限位装置8、所述限位装置8卡住或松开的活动杆9以及扭力弹簧3,所述活动杆9一端铰接固定,所述扭力弹簧3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活动杆9铰接固定的一端;所述回位机构包括回位开关2、与所述回位开关2连接的电动机5以及一端连接所述电动机5输出轴的钢丝绳6,所述钢丝绳6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杆9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钢丝绳6通过定滑轮7改变传动方向与所述活动杆9连接;所述活动杆9一端铰接在固定架4上,另一端连接有缓冲防护套1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装置如图3所示结构,包括限位块和弹簧。所述红外感应器1包括红外线发射模块和接收红外线接收模块。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工作过程如下:
将本实施例布置在两扶梯“剪刀口”处,状态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52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管材辅助吊装装置
- 下一篇:电梯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