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速器换挡软轴固定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6100.6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3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胡永雷;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南方特种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0 | 分类号: | F16H57/00;F16H6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137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器 换挡 固定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器换挡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变速器换挡软轴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重型汽车使用工况大多比较恶劣,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需要根据路况来不断的改变车速。出于对燃油经济性以及汽车动力性的考虑,驾驶员就要根据发动机工况,路况等做出判断及时进行换挡操作,以适应安全和动力性经济性的需要,因此,一套可靠的变速器操纵系统是以上因素的基本保证,而结构合理,可靠实用的软轴支架则是整个系统可靠的保证,现有的换、选档软轴支架大多数是换选档、软轴单独固定,不仅安装费时费力,而且受力不好易发生弹性变形。 导致装配困难,在市场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脱氧,开裂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速器换挡软轴固定支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速器换挡软轴固定支架,包括:底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为直角三角结构,其中直角的一边与底板的一侧连接,直角另一边与底板垂直,所述第二固定板为折弯结构,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在与第一固定板相对一侧的底板上,所述第二固定板侧边与第一固定板垂直于底板的直角边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支架固定板和换挡限位板,所述支架固定板与底板平行设置在第二固定板的上方,所述支架固定板的下方设置换挡限位板,所述换挡限位板处于第一固定板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换挡固定板和选档固定板为一体铸钢件。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置第一固定孔,所述支架固定板上设置第二固定孔,所述换挡限位板上设置换挡软轴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槽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支架固定板和换挡限位板,对换挡软轴进行限位固定,提高换挡软轴的装配效率,通过设置换挡限位板,防止换挡软轴错位,提高换挡效果,通过对底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为一体铸造,防止由于固定板与底板之间焊接产生的变形、脱焊开裂的现象;通过换挡软轴固定孔固定选档拉线,防止选档拉线发生错位,影响换挡效果;通过设置槽孔,减轻固定支架的重量,节省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变速器换挡软轴固定支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变速器换挡软轴固定支架结构图。
如图1所示,一种变速器换挡软轴固定支架,包括:底板1、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所述第一固定板2为直角三角结构,其中直角的一边与底板1的一侧连接,直角另一边与底板1垂直,所述第二固定板3为折弯结构,所述第二固定板3设置在与第一固定板2相对一侧的底板1上,所述第二固定板3侧边与第一固定板2垂直于底板1的直角边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3上设置支架固定板4和换挡限位板5,所述支架固定板4与底板1平行设置在第二固定板3的上方,所述支架固定板4的下方设置换挡限位板5,所述换挡限位板5处于第一固定板2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支架固定板和换挡限位板,对换挡软轴进行限位固定,提高换挡软轴的装配效率,通过设置换挡限位板,防止换挡软轴错位,提高换挡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1、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为一体铸钢件。通过对底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为一体铸造,防止由于固定板与底板之间焊接产生的变形、脱焊开裂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1上设置第一固定孔11,所述支架固定板4上设置第二固定孔41,所述换挡限位板5上设置换挡软轴固定孔51。通过换挡软轴固定孔固定选档拉线,防止选档拉线发生错位,影响换挡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上设置槽孔6。通过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槽孔,减轻固定支架的重量,节省材料。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介绍,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南方特种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南方特种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61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