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力电线紧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6214.0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1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聪 |
主分类号: | H02G3/30 | 分类号: | H02G3/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刘兴耿 |
地址: | 5108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力 电线 紧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电力电线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在架设完成后,需要接通到每家每户,在农村家庭中,需要在墙壁上安装一个固线装置,通过固线装置缠绕住电线,这是位了避免电线与电表之间的拉紧力过大而发生电线断裂的现象;而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固线装置为一个简单的陶瓷圈,不仅只能使用一个陶瓷圈对电线进行固定,也极大的增加使用者对电线布线的困难,而且常规的陶瓷圈还不能对电线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使得电线固定的过紧或过松时很容易出现问题,极大的增加电线固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便于使用者进行合理布线,并能够有效调节电线松紧程度的新型电力电线紧固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电力电线紧固装置,包括底盘,及设置在底盘上的连板,及设置在连板上的旋轴,及连接在旋轴上方的挡片,及设置在挡片上方的线圈,及位于线圈上方的垫片,及设置在垫片上的螺母,所述底盘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接孔,所述连板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连孔,所述旋轴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挡片中央连接有接杆,接杆的顶端设置有螺纹,螺母与螺纹之间啮合连接,所述线圈中央设置有通孔,且接杆位于通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挡片直径与线圈底部直径相同,且挡片上方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支杆,让线圈能够很好的放置在挡片上。
作为优选,所述线圈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凹孔,且凹孔与支杆大小相同分布位置相同,使得凹孔与支杆的配合能够很好的让线圈固定在挡片上。
作为优选,所述垫片为圆形结构,且垫片的直径比螺母直径大,让螺母能够很好的将线圈进行紧固,有效的避免线圈上下移动的可能。
作为优选,所述底盘与连板都为长方形结构,且底盘面积比连板面积大,让使用者能够将多个连板放置在底盘上,便于使用者对电线进行布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底盘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接孔,连板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连孔,让使用者能够将连板很好的固定在底盘上,便于使用者能够合理的对连板与线圈分布在底盘上,有效的降低使用者布线的困难;而旋轴内设置有弹簧,且旋转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挡片与连板上,使得挡片及设置在挡片上的线圈能够进行旋转,从而让线圈能够对电线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有效的避免固定电线后出现过松或过紧的情况,从而延长电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力电线紧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力电线紧固装置中连板的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电力电线紧固装置,包括底盘1,及设置在底盘1上的连板2,及设置在连板2上的旋轴22,及连接在旋轴22上方的挡片3,及设置在挡片3上方的线圈4,及位于线圈4上方的垫片5,及设置在垫片5上的螺母6,所述底盘1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接孔11,所述连板2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连孔21,所述旋轴22内部设置有弹簧221,所述挡片3中央连接有接杆32,接杆32的顶端设置有螺纹33,螺母6与螺纹33之间啮合连接,所述线圈4中央设置有通孔41,且接杆32位于通孔41内。
所述挡片3直径与线圈4底部直径相同,且挡片3上方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支杆31,让线圈4能够很好的放置在挡片3上。
所述线圈4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凹孔(未标注),且凹孔与支杆31大小相同分布位置相同,使得凹孔与支杆31的配合能够很好的让线圈4固定在挡片上。
所述垫片5为圆形结构,且垫片5的直径比螺母6直径大,让螺母6能够很好的将线圈4进行紧固,有效的避免线圈4上下移动的可能。
所述底盘1与连板2都为长方形结构,且底盘1面积比连板2面积大,让使用者能够将多个连板2放置在底盘1上,便于使用者对电线进行布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聪,未经李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62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相间距离可调的母线夹装置
- 下一篇:智能四通接线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