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打捆机升降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6604.8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4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彭耀;干国强;袁茂华;靳鸿君;吕斌;王会锋;郭应方;李为民;谢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燊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3/18 | 分类号: | B65B1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打捆 升降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机械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的立式打捆机升降台。
背景技术
现有立式打捆机升降台主要由升降台架、中央导向柱和导向套以及台架四个角上的4个升降油缸组成。升降台架上装备有四组辊轮用以完成盘卷卷芯架的支撑和运送。各组辊轮通过链条链轮的连接由齿轮电机集中驱动,升降台架上还有前后两组止挡,用来保证卷芯架在升降台架升降过程中不会前后串动。
现有立式打捆机升降台由4组油缸共同推动,出于成本的考虑,这4组油缸的液压回路中没有设置同步系统,所以这4组油缸在启动的瞬间存在不同步现象,造成升降台架歪斜并导致立式卷芯架以及卷芯架上的盘卷在下降初始发生偏斜。升降台架的歪斜影响直接作用在中央导向柱和导向套上,由于升降台架从顶部位置开始下降时,中央导向柱处于全伸出的状态,升降台的歪斜和摇摆给导向套一个较大的附加交变力矩,这个交变力矩每捆出现一次,按轧钢厂每年产量50万吨计算,这个交变力矩将每年重复25万次。在这个频率下,导向套的寿命很短。盘卷发生偏斜,对个别卷形不好的盘卷来说,则有可能让顶部的线圈甩出卷芯架的可能。
因此,现有立式打捆机升降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4个油缸动作不同步产生的偏斜和中央导向系统的支撑刚度不够,而且支撑刚度随升降台上升而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彻底消除升降台架动作摇摆歪斜问题的立式打捆机升降台。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立式打捆机升降台,包括底座、托举油缸、导向机构和升降台架,底座包括底部支座和下压盘,所述托举油缸的底端固定安装于底部支座中间,下压盘设置于升降台架上,托举油缸的顶端安装于升降台架的中心位置,且升降台架外侧通过导向机构与底部支座的内侧相连接。
进一步特征为,导向机构包含四组导轨和四组导辊组,四组导轨均匀地安装于底部支座内侧,四组导辊组安装于升降台架的外侧,且安装位置与四组导轨分别相对应。
进一步特征为,导辊组由上下两个导辊组成,且每个导辊均包含一个径向轴承和一个轴向轴承。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托举油缸由老式升降台的4个变为1个,杜绝了液压不同步现象,更节约了成本,因此不仅彻底消除升降台架动作摇摆歪斜,进而造成导向套的寿命很短,而且避免了盘卷发生偏斜将线圈甩出卷芯架的事故发生。
2、本实用新型中的导向系统由老式升降台的中央单一的1个变为分布四周的4组,每组支撑和导向系统又由上下两组辊轮构成,相当于在上下两个平面内均提供了X、Y方向的支撑,因而对升降台架的支撑刚度大大提升,升降台架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更加稳定。
3、本实用新型中的托举油缸对升降台架的支撑刚度始终不变,不随升降台架的上升而下降,工作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式打捆机升降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式打捆机升降台的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立式打捆机升降台,包括底座、托举油缸2、导向机构3和升降台架4,底座包含底部支座1和下压盘5,托举油缸2的底端固定安装于底部支座1中间,托举油缸2的顶端安装于升降台架4的中心位置,用于托举升降台架4上下移动,且升降台架4外侧通过导向机构3与底部支座1的内侧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为:导向机构3包含四组导轨31和四组导辊组32,导轨31与导辊组32为相互匹配设置的,四组导轨31均匀地安装于底部支座1内侧,具体地,每个底座1内侧均安装有两组导轨31,四组导辊组32安装于升降台架4的外侧,且安装位置与四组导轨31分别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燊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燊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66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