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升降墩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7263.6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0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琳;刘业琳;刘德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浩琳 |
主分类号: | E04B1/35 | 分类号: | E04B1/35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奚鎏 |
地址: | 222599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防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升降墩台。
背景技术
地震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为了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害,常采用隔震技术。隔震技术是在基础和上部房屋结构之间设置一种特殊的装置——隔震层,隔震层的种类很多,目前最成熟的是叠层橡胶隔震层,这种隔震层的核心部分就是由一层钢板一层橡胶层层交替通过硫化的方法结合而成复合材料体,在垂直方向具有很高的强度,能支撑起建筑物的重量,纵向压缩变形较小,水平方向很柔,可有效(隔离)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能量传递。
而目前隔震层采用的这种复合材料体有60年以上寿命,和房屋寿命基本一致,当期间遇到地震破坏、火灾等其它原因损毁,则需立即更换。因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存在较小压缩变形,即承载前支座的高度减去承载后支座的高度等于压缩变形高度。压缩变形的客观存在,数值虽小,但支座更换时必须考虑,所以支座更换必须将建筑物整体顶升,顶升高度须大于压缩变形高度,旧支座方可取出,新支座才能放进去,而大型隔震建筑整体顶升技术难度大,费用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更换的可升降墩台。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可升降墩台,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顶板、契机板、底板和墩台底座,顶板下端两侧分别对称固定设置有限位升降块,底板在与限位升降块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限位升降块形状配合的开槽,底板通过螺栓与顶板固定连接,底板与墩台底座固定连接,契机板置于顶板和底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不用提升建筑物水平高度,不需要大型顶升装置的情况下,可进行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单一更换,也可逐个全部更换。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升降墩台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升降墩台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升降墩台,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顶板1、契机板2、底板3和墩台底座5,顶板1下端两侧分别对称固定设置有限位升降块4,底板3在与限位升降块4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限位升降块4形状配合的开槽,底板3通过螺栓6与顶板1固定连接,底板3与墩台底座5固定连接,契机板2置于顶板1和底板3之间。
顶板1、契机板2、底板3和限位升降块4均采用钢质制造而成。
契机板2为整体结构或由两块契机板2对称拼接而成的结构。
顶板1两侧限位升降块4采用焊接或铸造连接。
墩台底座5采用钢混结构。
可升降墩台具有以下功效:
1、限位功效:限位升降块4卡入底板3的开槽中,可以有效防止顶板1相对底板3水平位移。
2、升降功效:当顶升装置分别顶住限位升降块4时,可以取出契机板2。
可升降墩台工作原理:
1、可升降墩台正常工作状态:可升降墩台置于建筑物和叠层橡胶隔震支座7下面承载力传递是:建筑物支点→叠层橡胶隔震支座7→顶板1→契机板2→底板3→墩台底座5→地基。
2、更换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可升降墩台工作状态:主要运用契机板2的厚度大于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压缩变形高度,为支座提供复原空间的原理。松开四角螺栓6,用两个顶升装置分别顶在限位升降块4下面,均衡加压,两顶升装置的压力之和稍大于上部顶板1的承载,此时的力传递途径发生了改变:建筑物支点→叠层橡胶隔震支座7→顶板1→两个限位升降块4→两个顶升装置→地基。在这一力传递过程中,契机板2不承载建筑物的重力,将契机板2抽出;在支座旁再用支撑装置支撑住建筑物,给两个顶升装置减压,此时力的传递:建筑物支撑点→支撑装置→地基。两个顶升装置减压后限位升降块4下降,为叠层橡胶隔震支座7提供复位空间,更换叠层橡胶隔震支座7,新叠层橡胶隔震支座7就绪后,两顶升装置均衡加压,压力之和稍大于原叠层橡胶隔震支座7的承载力,更换后叠层橡胶隔震支座7受压变形,高度降低,顶板1和底板3之间距离增大,插入契机板2,顶升装置和支撑装置减压移去,固紧四角螺栓,叠层橡胶隔震支座7更换完成。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可升降墩台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浩琳,未经刘浩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72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抗震结构缝
- 下一篇:一种水沟垃圾自动清理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