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煤浆生产用搅拌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7372.8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2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饶辉;李树梓;张毅;吴继春;姚峰;栗昆;刘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蓝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5/00;B01F15/02;B01D21/02;C10L1/32;F23K1/02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刘爱芳 |
地址: | 332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煤浆 生产 搅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煤浆生产所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煤浆生产用搅拌桶。
背景技术
水煤浆是一种环保节能的煤基流体燃料,目前我国对水煤浆制备和应用已经商业化,但水煤浆制备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备料工序的方法复杂、电耗较高、煤尘大等问题。在现有技术中,传统备料方法中的混煤是用振动给料机给料;而浮精、煤泥是用双轴搅拌机和强力搅拌桶搅拌成浆;即要完成水煤浆的生产,根据混煤和浮精、煤泥的特殊要求,至少要用到两种设备,但是如果要想用一台设备同时满足所有制浆原料煤的备料工序,从目前的技术看,只有搅拌桶比较合适,但常技术的规搅拌桶是上部进料底部出料,并且出料管闸板都设在桶外,调整给料量,这种搅拌桶的设计,及其出料方式,在使用中出料管容易被煤泥块或块煤堵死,且出料量不均衡,还不能满足成浆破碎机的备料要求,并且杂物铁块等容易进入破碎机中,对破碎机造成损坏,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搅拌桶还不能应用到水煤浆的生产中。附:混煤:指上限粒度小于50mm的煤;煤泥:指上限粒度小于0.5mm的煤;配煤:指用混煤和煤泥按一定的比例配合的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可同时用于对混煤、浮精、煤泥进行处理的、用于为成浆破碎机备料的水煤浆生产用搅拌桶。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水煤浆生产用搅拌桶,包括桶体、对应设置于所述桶体内部的搅拌桨;在所述桶体中下部的桶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排出混煤的混煤排料口;
进一步的,在所述桶体内部的混煤排料口处设置有与所述桶体内部空间隔离的沉料槽,所述混煤排料口的进口与所述沉料槽连通,且所述混煤排料口与所述沉料槽的槽底之间存在距离,在所述桶体中下部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煤泥、配煤排料口,所述煤泥、配煤排料口与所述桶体的桶底之间存在距离;并在所述桶体的桶底和沉料槽的槽底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永磁铁;
进一步的,在所述桶体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将混煤引导至沉料槽内的混煤溜槽,所述混煤溜槽呈倾斜状态设置,所述混煤溜槽的下端出料口与所述沉料槽内部连通;
进一步的,在所述沉料槽内的混煤排料口处和桶体内部煤泥、配煤排料口处均设置有挡料板,所述混煤排料口、煤泥、配煤排料口经由对应的挡料板将混煤排料口、煤泥、配煤排料口进行封闭或打开。
进一步的,在所述沉料槽内的混煤排料口的前方和桶体内部的煤泥、配煤排料口的前方均设置有用于挤压所述挡料板的弹性钢板,所述挡料板位于弹性钢板和混煤排料口/煤泥、配煤排料口之间,且所述挡料板经由所述弹性钢板将其挤压固定;并在所述挡料板的上方还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设置于桶体的上方,并在所述桶体的上方还固定有与所述螺杆匹配的套筒,所述螺杆设置于套筒内,通过所述螺杆的转动实现所述挡料板提升或下降。
进一步的,所述混煤溜槽的横截面呈U形。
进一步的,在所述混煤溜槽的槽底开设有煤泥、配煤入料口,并在所述煤泥、配煤入料口上还设置有混煤溜槽盖板。
进一步的,所述混煤溜槽的上端进料口设置于桶体的上端开口处。
进一步的,在所述桶体内部还设置有其上下两端设置有开口的煤泥、配煤入料溜槽,所述煤泥、配煤入料溜槽的上端开口与所述煤泥、配煤入料口对接,所述煤泥、配煤入料溜槽的下端开口设置于所述桶体内部的桶底上方。
进一步的,在所述混煤溜槽盖板上还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的,在所述桶体的底部还设置有事故排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事故排料口设置于所述桶体的侧壁,或者所述事故排料口设置于所述桶体的桶底。
进一步的,在所述桶体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盛放配料液体的加水加药箱,并在所述加水加药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所述加水加药箱中的液体经由排液管进入所述混煤溜槽内或桶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排液管为柔性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蓝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蓝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73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