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起动大齿组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7815.3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3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飞肯摩托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9/00 | 分类号: | F01M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莹 |
地址: | 5113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起动 组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在三轮车或摩托车上的发动机起动大齿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对链条发动机上起动大齿组件的润滑,现有的主要设计方式是把起动大齿最大限度的靠近曲轴,让机油从缸头回油的时候喷洒在起动大齿组件上。这种设计需要同时改动曲轴、起动大齿组件和左曲轴箱盖等零部件,增加了加工难度和开发成本,如若不同时改动,则会导致曲轴和起动大齿组件之间的摩擦运动缺少润滑,最终导致起动大齿组件的干烧并卡死。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更方便且润滑更可靠的发动机起动大齿组件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动机起动大齿组件结构,包括曲轴、设置于曲轴内侧通过曲轴带动的链条和设置于曲轴外侧的起动大齿轴套,位于链条和起动大齿轴套间设有定位套,环绕起动大齿轴套设有若干穿透起动大齿轴套外壁的过油孔,环绕定位套设有若干过油槽。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曲轴和起动大齿轴套间设有储油铜套,储油铜套分段设置于过油孔的两侧。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定位套的两端面均设有导油槽。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定位套的两端面分别有八道导油槽,定位套两端的导油槽彼此对应,两相对的导油槽间通过过油槽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发动机起动大齿组件结构在起动大齿轴套和定位套上分别设有过油孔和过油槽,使得链条另一端的启动大齿轴套和定位套间形成完整的导油润滑油路,将链条一端的润滑油导向起动大齿轴套,从而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对起动大齿轴套形成可靠良好的润滑,且组件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和装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发动机起动大齿组件结构,包括曲轴1、设置于曲轴1内侧通过曲轴1带动的链条2和设置于曲轴1外侧的起动大齿轴套4,位于链条2和起动大齿轴套4间设有定位套3,环绕起动大齿轴套4设有若干穿透起动大齿轴套4外壁的过油孔41,环绕所述定位套3设有若干过油槽31。
此发动机起动大齿组件结构在起动大齿轴套4和定位套3上分别设有过油孔41和过油槽31,使得链条2另一端的启动大齿轴套4和定位套3间形成完整的导油润滑油路,将链条一端的润滑油导向起动大齿轴套,从而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对起动大齿轴套4形成可靠良好的润滑,且组件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和装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曲轴1和起动大齿轴套4间设有储油铜套5,储油铜套5分段设置于过油孔41的两侧。
过油孔41两侧设置的储油铜套5在过油孔41处形成储油空间,能有效保持过油孔41附近润滑油充足。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定位套3的两端面均设有导油槽32。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定位套3的两端面分别有八道导油槽32,定位套3两端的导油槽32彼此对应,两相对的导油槽32间通过过油槽31连接。
导油槽32位于过油槽31的两侧,使得定位套3在用于定位的同时,能进行润滑油的传递。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飞肯摩托车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飞肯摩托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78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底盖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机油冷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