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套炉用防负压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9724.3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7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苏志强;赵秀珍;王群;朱明长;王建军;李奉波;王斌;张连峰;肖玉华;陈国凯;李胜年;朱运姣;解大谋;蒋旭祖;陈冬;李峰;逯金涛;徐培亮;杨廷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志强 |
主分类号: | F16K17/00 | 分类号: | F16K1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褚庆森 |
地址: | 256504 山东省滨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套炉用防负压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套炉用防负压阀,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当水套炉内产生负压时可有效开启的防负压阀。
背景技术
水套炉是油田各井站和集输泵站广泛使用的加热设备,其功能之一是为原油加热,二是用于热水循环伴热。在运行中,由于被加热介质流量的波动和燃料压力及流量的变化,使水套压力随着变化,有时甚至出现负压。当水套炉处于负压状态时,会造成热水循环泵泵压下降。严重时使泵汽蚀而吸不上液体,伴热管线因断流而冻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水套炉用防负压阀。
本实用新型的水套炉用防负压阀,包括阀体和与其相连接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内部为连通腔;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阀体的内部为阀腔,阀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阀体以进气口朝下、出气口朝上的形式设置,阀腔通过进气口与外界大气相通,阀腔通过出气口与连通腔相通;阀腔与进气口之间设置有倒梯形腔,倒梯形腔中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阀芯;使用时,当水套炉内的压力相对于大气压为正值时,在水套炉内压力和阀芯重力的作用下,阀体处于密封状态,当水套炉内的压力相对于大气压为负值时,在外界大气压力的作用下阀芯被顶起,阀体处于开启状态,以便外界大气进入水套炉内,维持水套炉内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水套炉用防负压阀,所述连通管由横管和连接于横管两端的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组成,第二竖管与阀体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水套炉用防负压阀,所述第一竖管的末端设置有与水套炉相连接的法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套炉用防负压阀,通过在阀体中依次设置进气口、倒梯形腔、阀腔、出气口,倒梯形腔中设置有对其密封的阀芯,且阀体以进气口朝下、出气口朝上的形式布置,当水套炉内的压力相对于大气压为正值时,在水套炉内气体压力和阀芯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使得阀体处于密封状态,有利于保持水套炉内的压力状态;当水套炉内的压力相对于大气压为负值时,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使得阀芯上移,外界大气进入水套炉内,有利于维持水套炉内的压力。本实用新型的水套炉用防负压阀,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可有效避免水套炉内负压现象的发生,有益效果显著,便于应用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套炉用防负压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负压阀应用于水套炉上的示意图。
图中:1连通管,2连通腔,3阀体,4阀腔,5阀芯,6进气口,7出气口,8倒梯形腔,9法兰,10第一竖管,11横管,12第二竖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水套炉用防负压阀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连通管1、阀体3、阀芯5、法兰9,所示的阀体3与连通管1固定连接,连通管1的内部为连通腔2。阀体3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开设有进气口6、倒梯形腔8、阀腔4、出气口7,阀体3以进气口6朝下、出气口7朝向形式布置,阀腔4通过进气口6与外界大气相通,阀腔4通过出气口7与连通腔2相通。倒梯形腔8中设置有阀芯5,通过阀芯5与倒梯形腔8的配合,来实现整个防负压阀的开启和关闭。
所示的连通管1由横管11、第一竖管10和第二竖管12组成,横管11、第一竖管10和第二竖管12的内部均为空腔,第一竖管10和第二竖管12分别位于横管11的两端。第二竖管12与阀体3相固定,第一竖管10的末端设置有法兰9。
如图2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防负压阀应用于水套炉上的示意图,使用时,通过法兰9将整个防负压阀固定于水套炉上,并保证阀体3的进气口6竖直朝下。使用时,如果水套炉内的压力大于外界大气压,则在水套炉内气体压力和阀芯5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阀芯5与倒梯形腔8紧密配合,防负压阀处于密封状态,有利于维持水套炉内较高的气压状态。当水套炉内的压力小于外界大气压时,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阀芯5进入阀腔4中,使得防负压阀处于打开状态,使得外界大气通过防负压阀进入水套炉内,有利于维持水套炉内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志强,未经苏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97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气气瓶的安全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带有分水结构的淋浴水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