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帷幕洞与截渗洞联合保护的含多条错动带的大坝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0733.4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6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狄;徐建荣;吴关叶;何世海;周垂一;何明杰;祝青;唐鸣发;石安池;王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0 | 分类号: | E02D27/4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帷幕 截渗洞 联合 保护 含多条 错动 大坝 基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尤其是一种帷幕洞与截渗洞联合保护的含多条错动带的大坝基础。适用于大坝基础存在多条可能构成渗漏通道的软弱缓倾角错动带。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在大量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大坝为枢纽工程的挡水建筑物,在设计过程中为加强基础渗流的处理,通常在大坝基础布置多层帷幕灌浆洞,通过各层帷幕灌浆形成基础帷幕阻挡基础渗流;若基础存在多条规模较大的软弱缓倾角错动带,帷幕灌浆对于规模较大的软弱缓倾角错动带封闭效果较差,在高水头的作用下仍可能沿错动带存在较大的渗流量,给大坝的永久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的处理方式如图1所示,遇到上述存在规模较大的软弱缓倾角错动带的岩质基础,通常会采用在基础帷幕轴线上的错动带5上布置截渗洞10的设计,并在上层帷幕洞6-1中钻帷幕灌浆孔穿过截渗洞的处理方法;上述方法需保证帷幕钻孔穿过截渗洞、对钻孔的精度要求极高,且若错动带层数较多,坝基内部需布置的截渗洞亦较多,相应增加洞挖及混凝土回填工程量,洞挖爆破会造成周边岩体的松弛从而影响建基面岩体完整性、增加帷幕灌浆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帷幕洞与截渗洞联合保护的含多条错动带的大坝基础,旨在通过联合设计,从而实现在保证对软弱缓倾角错动带的截渗效果的基础上,达到减少坝基洞室数量、加快工程进度、节省工程投资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帷幕洞与截渗洞联合保护的含多条错动带的大坝基础,在大坝坝顶以下的基岩内、不同高程分布多条软弱缓倾角错动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软弱缓倾角错动带上布置帷幕洞和帷幕洞兼截渗洞,各层帷幕洞之间或帷幕洞与帷幕洞兼截渗洞之间通过灌浆帷幕连接,灌浆帷幕的下端位于下层洞上游侧5~10m范围内并通过下层洞的水平搭接帷幕进行连接。
所述帷幕洞兼截渗洞的衬砌厚度为1~1.5m。
上游侧开挖洞底与软弱缓倾角错动带的距离控制在1.5~2.0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帷幕洞与截渗洞的结合,可以减少含多条软弱缓倾角错动带大坝岩质基础的截渗洞数量,从而减少洞挖爆破对基础的松弛影响,增加坝基的整体性;将帷幕洞兼作为截渗洞布置在灌浆帷幕下游侧,可对软弱缓倾角错动带形成双重截渗保护(灌浆帷幕+帷幕兼截渗洞)。通过将坝基帷幕洞兼作截渗洞的联合设计,保证了坝基软弱缓倾角错动带的截渗效果,并有效减少坝基内洞室数量从而加快工程进度、节省工程投资,本技术可以大量的应用于存在多条软弱缓倾错动带的水利水电工程坝基截渗的设计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帷幕(截渗)洞沿坝基帷幕线展布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帷幕(截渗)洞沿坝基剖面图(A-A剖面)。
图4是本实用新型帷幕(截渗)洞典型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含多条错动带的大坝基础包括原地面线1、大坝基础面2、大坝坝顶3和大坝横缝4,在大坝坝顶3以下的基岩内、不同高程分布有三条软弱缓倾角错动带5。本实施例在坝基布置三条帷幕洞6-1和软弱缓倾角错动带5上布置三条帷幕洞兼截渗洞6-2。
如图3所示,各层帷幕洞6-1之间或帷幕洞6-1与帷幕洞兼截渗洞6-2之间通过灌浆帷幕7连接,灌浆帷幕7从上层洞的洞底一直延伸到下层洞的上游侧5~10m范围内,灌浆帷幕7的底部再通过下层洞的水平搭接帷幕8与下层洞搭接。
如图4所示,所述帷幕洞6-1和帷幕洞兼截渗洞6-2均采用C30混凝土衬砌,其中帷幕洞兼截渗洞6-2的衬砌厚度为1~1.5m(加厚衬砌提高截渗渗径,保证截渗效果),其余帷幕洞6-1衬砌厚度为0.5m。
帷幕洞兼截渗洞6-2除了采用标号为C30、抗渗等级为W10的二级配混凝土之外,上游侧开挖洞底与软弱缓倾角错动带的距离还应控制在1.5~2.0m之间,以保证衬砌混凝土的截渗渗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07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闸坝深厚覆盖层基础结构
- 下一篇:一种降排水集中排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