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入式预制管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3283.4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8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梁军起;梁静;王瑛迪;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凯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48 | 分类号: | E02D5/4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入式 预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入式预制管桩。
背景技术
我国沿海城市,建筑工业厂房、民用建筑以及桥梁、电站、码头、仓库等建筑使用的预制桩在压入地下土层的过程中,容易使桩身倾斜或造成桩身折断、受损,增加施工成本,特别是土质较为坚硬的区域,桩身压入地下土层较为困难,给建筑的基础埋下了隐患,此外,由于预制空心桩通过离心工艺制成,内壁比较光滑,填芯混凝土与空心桩内壁之间的粘结强度低,填芯混凝土易被拔起。针对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供一种旋入式预制管桩,不仅可以增加填心混凝土与桩身之间的摩擦力,同时便于桩身压入地下土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入式预制管桩,不仅可以增加填心混凝土与桩身之间的摩擦力,同时便于桩身压入地下土层。
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旋入式预制管桩,包括桩身,所述桩身具有用于填充填芯混凝土的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的上方为圆台形结构,其下方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圆台形结构的孔径由上往下从小变大,所述桩身的下端连接有锥台形的桩尖,所述桩尖的下端设有一钢棒,所述钢棒上具有两个螺旋形切槽,所述切槽设有若干个切刃,所述切刃首尾相连呈阶梯状。
优选的,所述切刃与所述切槽相垂直。
优选的,所述圆台形结构和/或圆柱形结构的侧壁上具有增大摩擦力的粗糙面。
优选的,所述钢棒表面具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磨砂层。
优选的,所述桩身的上方设有承压板。
优选的,所述圆台形结构与所述圆柱形结构的长度比为1: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桩身的中空结构的圆台形结构的孔径由上往下从小变大,从而增加了填芯混凝土与桩身之间的结合度,提高了填芯混凝土的抗拉能力,另一方面,在桩身下方依次连接桩尖以及钢棒,即便在土质较为坚硬的区域,可以在施加小压力的情况下即可将桩身旋入地下土层中,扩大了预制桩的使用范围,简化了工程施工过程,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填芯混凝土与桩身之间的锚固性能,同时可以快捷的将桩身压入地下土层,结构简单,方便快捷,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专利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入式预制管桩的结构示意图 。
[图中附图标记]:
10. 桩身,20. 中空结构,30. 圆台形结构,40. 圆柱形结构,50. 桩尖, 60. 钢棒,70. 切槽,80. 切刃,90. 承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清楚易懂,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该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一般替换也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其次,本实用新型利用示意图进行了详细的表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例时,为了便于说明,示意图不依照一般比例局部放大,不应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上述及其它技术特征和有益效果,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静压管桩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图 1 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入式预制管桩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入式预制管桩,包括桩身10,桩身10具有用于填充填芯混凝土的中空结构20,中空结构20的上方为圆台形结构30,其下方为圆柱形结构40,圆台形结构30的孔径由上往下从小变大,桩身10的下端连接有锥台形的桩尖50,桩尖50的下端设有一钢棒60,钢棒60上具有两个螺旋形切槽70,切槽70设有若干个切刃80,切刃80首尾相连呈阶梯状。
优选方案中,切刃80与切槽70相垂直,钢棒60表面具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磨砂层。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圆台形结构30和/或圆柱形结构40的侧壁上具有增大摩擦力的粗糙面,圆台形结构30与圆柱形结构40的长度比为1:1。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桩身10的上方还可设有承压板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凯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凯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32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支撑轴力自控设备的无线远程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变径预制混凝土管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