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护栏靠背的汽车防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3418.7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6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田辉辉;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3/00 | 分类号: | B60N3/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护栏 靠背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的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具有护栏靠背的汽车防护栏。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客车的安全性,通常需要在第一排座位(司机座椅后面)前加装防护栏,以保证第一排乘客在行车过程中的安全。另外,由于导游或乘务员经常需要在车厢内走动或站立,因此,通常需要在防护栏的侧面加装一护栏靠背。
目前,现有的护栏靠背通常采用以下两种安装方式:第一、防护栏朝向司机座椅一侧的侧面设置一垂直于防护栏的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上设有一可内外翻转的护栏靠背,使用时护栏靠背向外翻转,不使用时护栏靠背向内翻转落于防护栏与司机座椅之间的空隙内。第二、防护栏朝向司机座椅一侧的侧面向前延伸由一靠背悬臂,该靠背悬臂内安装有一可翻转的护栏靠背,使用时护栏靠背向外翻转,不使用时护栏靠背收回于靠背悬臂内。
然而,以上两种安装方式分别存在以下缺陷:第一种安装方式的缺陷是受到登记座位数空间的限制下,护栏靠背通常与司机座椅布置时需要紧贴安装,然而,一旦司机座椅向后调整将空间压缩,护栏靠背即无法正常收回至护栏与司机座椅之间。第二种安装方式的缺陷是靠背悬臂占用车内中间过道的空间,同时由于靠背悬臂向前延伸,影响司机对档位杆的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护栏靠背的汽车防护栏,以解决现有的护栏靠背与司机座椅干涉、占用乘客区空间以及影响司机对档位的操作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护栏靠背的汽车防护栏,包括一安装在汽车第一排座位与司机座椅之间的护栏本体,所述护栏本体与第一排座位相对的背面设有一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于靠近车内过道的护栏本体上,该安装支架上活动连接一可内外翻转的护栏靠背。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支架为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U型开口垂直连接于护栏本体上,该U型支架的上部设有一水平连接杆,所述护栏靠背活动连接在该水平连接杆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护栏靠背为一矩形体,该护栏靠背的边角设有一与所述水平连接杆配合的连接孔,所述护栏靠背向外翻转时,护栏靠背立起且垂直于护栏本体的侧面;所述护栏靠背向内翻转收回时,护栏靠背紧贴于护栏本体的背面。
再进一步地,所述护栏本体的顶部设有一可拆卸连接的扶手,该护栏本体的底部开设一供乘客伸脚的开口槽,该开口槽设有一水平延伸设置的弹性缓冲杆。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结构的汽车防护栏,利用第一排乘客的局部空间内允许容纳物体的特点,将护栏靠背设置在与第一排座位相对的护栏本体背面,可以通过调整护栏靠背翻转位置解决护栏靠背与司机座椅干涉等问题,提升了乘客区座椅空间与驾驶区空间的利用率,保证司机座椅的调整不受影响,提高了乘客与司机的舒适性,同时降低了司机操纵档位的外界干扰,提高司机驾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护栏展开状态的后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护栏展开状态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护栏收合状态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护栏收合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具有护栏靠背的汽车防护栏,参照图1和图2,包括一安装在汽车第一排座位与司机座椅之间的护栏本体1,护栏本体1与第一排座位相对的背面设有一安装支架10,安装支架10固定于靠近车内过道的护栏本体1上。该安装支架10上活动连接一可内外翻转的护栏靠背20,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支架10采用U型支架,U型支架的U型开口垂直连接于护栏本体1上,该U型支架的上部设有一水平连接杆101。上述护栏靠背20为一矩形体,该护栏靠背20的边角设有一与上述水平连接杆101配合的连接孔201。
参照图1,护栏靠背20向外翻转时,护栏靠背立起,且护栏靠背垂直于护栏本体的侧面;参照图3和图4,护栏靠背20向内翻转收回时,护栏靠背20紧贴于护栏本体1的背面,并且护栏靠背20的矩形长边与护栏本体1的上端部平行设置,大大减小护栏靠背20的占用空间,提高乘客乘车的舒适性。
参照图1和图3,护栏本体1的顶部设有一可拆卸连接的扶手30,该护栏本体2的底部开设一供乘客伸脚的开口槽40,该开口槽40设有一水平延伸设置的弹性缓冲杆41,以提高乘客放脚的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34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舞台车
- 下一篇:一种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及汽车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