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PCB钻针研磨机的料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4686.0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1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黄采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吉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0 | 分类号: | B24B41/00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 44332 | 代理人: | 吴炳贤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pcb 研磨机 盘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研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PCB钻针研磨机的料盘结构。
背景技术
电路板(PCB板)在进行电子元件配置之前,需在其板体上的适当位置间隔设置多个穿孔,以供各电子元件穿设定位之用,其中,用以在电路板上钻设穿孔的钻针,是一种直径比一般铣刀微小的PCB板钻孔专用的微细钻头,其外围还设置有间距为0.2mm左右的细微螺纹,并且该钻针上还设置有导角,其端部在经过多次的使用后会逐渐钝化甚至切削部会断裂,造成加工的不便及误差,此时,加工者会将钻针取下,研磨其端部,使钻针端部恢复至可顺畅地在电路板上钻孔的状态。
随着电子工业的不断发展,PCB板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这必然使PCB 板的加工工作需求加大,这就对加工工具生产、修复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目前的钻针研磨多采用手工操作模式,或者采用半手工半机械加工的模式,较为浪费人力,且人工操作容易产生人为误差,导致钻针加工不良,使得钻针良率低。即便市场上有一些半自动化的研磨装置销售,但是其上料还是只能依靠人工,效率低,精度差,导致研磨后的钻针废品率高,造成浪费,而且人工成本高,进而使得研磨成本较高。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全自动PCB钻针研磨机的料盘结构,其可容纳几百上千个钻针,从而实现整盘上料,节省了人工,且提高了上料效率和研磨精度,降低了研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全自动PCB钻针研磨机的料盘结构,其可容纳几百上千个钻针,从而实现整盘上料,节省了人工,且提高了上料效率和研磨精度,降低了研磨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全自动PCB钻针研磨机的料盘结构,包括基板和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若干个用于容置PCB钻针的容置槽,所述基板的两侧设置有定位滑轨,所述基板的另一侧设置有锥形定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PCB钻针研磨机的料盘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容置块,所述容置槽为从所述容置块的上表面垂直向下延伸的圆柱形孔,并且所述圆柱形孔的下端与所述基板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PCB钻针研磨机的料盘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容置槽在所述容置块上纵横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PCB钻针研磨机的料盘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容置槽在所述容置块上均匀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PCB钻针研磨机的料盘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容置块设置为9~36个,每个所述容置块上设置的容置槽为10~100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PCB钻针研磨机的料盘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基板的另一端连接有盖板,并且所述盖板和所述基板通过合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PCB钻针研磨机的料盘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可容PCB钻针穿过的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PCB钻针研磨机的料盘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PCB钻针研磨机的料盘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容置块的侧边设置有压紧防松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PCB钻针研磨机的料盘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基板的上表面上延伸有防呆凸台,所述容置块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防呆凸台匹配的凹槽。
相对于先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容量大,整个料盘可容置多支钻针,而且料盘整体上料,可以大大节约操作人员的时间,提高了上料效率;
第二,在锥形定位块和定位滑轨的共同定位作用下,可以实现整个料盘的精确定位、准确摆放,从而提高研磨精度,同时防止由于料盘位置偏移而引起的钻针废品率的提高,进而降低了研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去除盖板)。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去除盖板和容置块)。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容置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容置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其中:
1-基板;
11-定位滑轨,12-锥形定位块,13-定位点,14-防呆凸台;
2-PCB钻针;
3-容置槽;
4-容置块,41-压紧防松结构;
5-盖板;51-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吉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吉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46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