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差分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4732.7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5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易坤;高继;赵方麟;陈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岷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3/45 | 分类号: | H03F3/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分放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拟集成电路领域,涉及一种差分放大器。
背景技术
随着晶体管尺寸的减小,集成电路的规模和可靠性问题促使电源电压降低。同时,随着可移动设备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低电压、低功耗的电路也日益受到关注。低电源电压对工艺和电路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运算放大器是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中的基本单元,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模拟和混合信号系统中。在CMOS工艺中,由于MOSFET的阈值电压不可能降的太多,因此对低压运算放大器的设计在在结构和性能上有很大的约束,轨到轨的电压输入(即输入电压包含从VDD到GND的整个电压范围)更是很难实现。衬底驱动技术为低电压下的电路设计提供了一种重要方法,这种技术使阱和源极之间形成弱正偏,从而降低了阈值电压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是提供一种差分放大器,使运算放大器能够在低电压下工作,实现轨到轨的输入和轨到轨的电压输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差分放大器,包括:差分输入电路和差分至单端转换电路;
所述差分输入电路包括: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三PMOS管和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三NMOS管;所述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形成PMOS衬底差分输入对,所述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形成NMOS衬底差分输入对,第三PMOS管和第三NMOS管作为差分对负载;第一NMOS管和第一PMOS管的衬底接正端输入信号,第二NMOS管和第二PMOS管的衬底接负端输入信号;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的栅极接地、源端接第三PMOS管漏极,第三PMOS管的源极接电源、栅极接第一偏置电压;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的栅极接电源、源端接第三NMOS管漏极,第三NMOS管的源极接地、栅极接第二偏置电压;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和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的漏极作差分输出;
所述差分至单端转换电路,将所述差分输入电路的输出差分信号转换为单端信号输出。
具体的,所述差分至单端转换电路包括:第四PMOS管、第五PMOS管、第六PMOS管、第七PMOS管和第四NMOS管、第五NMOS管、第六NMOS管、第七NMOS管;所述第四PMOS管、第五PMOS管的源和衬底接电源、栅极接第三偏置电压;
第四PMOS管漏极接第六PMOS管源极和第一NMOS管漏极,第五PMOS管漏极接第七PMOS管源极和第二NMOS管漏极;第六PMOS管、第七PMOS衬底接第七偏置电压、栅极接第四偏置电压;
第六PMOS管漏极接第六NMOS管漏极,第七PMOS管漏极接第七NMOS管漏极;第六NMOS管、第七NMOS衬底接第八偏置电压、栅极接第五偏置电压;第六NMOS管源极接第四NMOS管漏极和第一PMOS管漏极,第七NMOS管源极接第五NMOS管漏极第二PMOS管漏极;第四NMOS管、第五NMOS管的衬底接到第六NMOS管漏端、栅极接第六偏置电压、源极接地;第七NMOS管的漏极输出单端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差分放大器,具有以下的特点:
1.采用衬底驱动MOS管作为输入差分对管,实现在低电压下的轨到轨的输入范围;
2.采用衬底驱动电流镜和共源共栅结构,在低电压下实现运算放大器的高增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差分放大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差分放大器,包括差分输入电路和差分至单端转换电路,差分输入电路接收正端输入信号VINP和负端输入信号VINN,并输出差分信号,差分至单端转换电路将差分信号转换为单端信号,输出驱动电路再进一步放大,实现轨到轨的输出。
图1为差分输入电路和差分至单端转换电路组成的电路。下面结合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中的差分输入电路和差分至单端转换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岷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岷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47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嵌入式加强构件的梳篦
- 下一篇:一种简易的折叠式收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