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重复使用集装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4779.3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8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岑 |
主分类号: | B65D88/22 | 分类号: | B65D88/22;B65D9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复使用 集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袋,具体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集装袋。
【背景技术】
集装袋又称柔性集装袋、吨装袋、太空袋等,是集装单元器具的一种,配以起重机或叉车,就可以实现集装单元化运输,它适用于装运大宗散状粉粒状物料。集装袋是一种柔性运输包装容器,广泛用于食品、粮谷、医药、化工、矿产品等粉状、颗粒、块状物品的运输包装,发达的国家普遍使用集装袋做为运输、仓储的包装产品。
然而现有的集装在使用结束后,若将其进行折叠,因其较大,无法将其整齐的进行折叠,并且集装袋在长期折叠后,折叠位置会出现折痕,长期以往,就会破坏集装袋,使集装袋的使用寿命降低,而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重复使用集装袋,沿紧固带上折叠线将集装袋进行折叠,且紧固带具有加固集装袋的作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其较大,无法将其整齐的进行折叠,并且集装袋在长期折叠后,折叠位置会出现折痕,长期以往,破坏集装袋,使集装袋的使用寿命降低,而增加成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集装袋,包括:
袋体,其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与进料口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出料口;
两根吊带,其轴向对称设于袋体外壁;
径向绕袋体一圈的上加强带,其设于袋体靠近进料口的一端;
径向绕袋体一圈的下加强带,其设于袋体靠近出料口的一端;
至少一根紧固带,其设于上加强带与下加强带之间,所述紧固带上设有折叠线。
特别的,所述吊带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提手部、袋身部、袋底部,所述提袋身部与袋体壁身外壁相贴合,所述袋底部设于袋体底部外壁。
特别的,所述上加强带、下加强带、紧固带与吊带接触的位置分别设有加强部。
特别的,所述进料口、出料口的边缘分别设有收紧绳。
特别的,所述出料口的边缘延伸出一折叠式出料带,所述进料口的边缘延伸出一折叠式进料带。
特别的,所述袋体底部设有折叠式固定片,该固定片的边缘沿袋体内壁向上延伸,且该固定片上开设有与出料口相对应的孔。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重复使用集装袋,通过上固定带及下固定带的设置,使集装袋更加结实,从而提高了集装袋的使用寿命;吊带的特殊设计,使得集装袋在提拉过程中,不会因盛放的物体过沉而导致集装袋脱底问题的出现;折叠式出料带及进料带的设置,使得集装袋的定位更加准确,避免出现物体无法准确沿进料口进入集装袋及物体无法沿出料口准确排出制定位置的为题。综上所述,该集装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折叠重复使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重复使用集装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集装袋,包括:
用于盛装物体的袋体1,其一端设有进料口2,另一端与进料口2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出料口3;
两根吊带4,其轴向对称设于袋体1外壁;
径向绕袋体1一圈的上加强带5,其设于袋体1靠近进料口2的一端;
径向绕袋体1一圈的下加强带6,其设于袋体1靠近出料口3的一端;
至少一根紧固带7,其设于上加强带5与下加强带6之间,所述紧固带7上设有折叠线8,通过紧固带7的设置,可以增强袋体1的坚固性,同时折叠线8的设置,使得折叠时按照特定位置进行折叠,具有方便折叠的优点,紧固带7上设置折叠线8,从而避免了因集装袋折叠过程中因出现折痕,而使集装袋仅能使用一次或降低其使用寿命的问题;所述紧固带7的根数根据袋体1的高度进行设定,袋体1越高,紧固带7根数越多,袋体1越低,紧固带7根数越少,若紧固带7的根数大于1根,所述紧固带7均匀设于上加强带5与下加强带6之间,。
特别的,所述吊带4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提手部41、袋身部42、袋底部43,所述提手部41、袋身部42、袋底部43一体成型,其中提手部41于袋体1上部,用于机械手或人工提拉,袋身部42缝合或粘贴于袋体1壁身外壁上,所述袋底部43缝合或粘贴于袋体1底部外壁,袋身部42与袋底部43的相结合,使得袋体1更加结实,防止在提拉过程中,因内部物体过沉,而导致袋体1撕裂或脱底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岑,未经李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47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对网络视频格式文件的链接方法
- 下一篇:二进制特征的检索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