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生物质成型燃料热水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4904.0 | 申请日: | 201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5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高常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常宝 |
主分类号: | F24H1/46 | 分类号: | F24H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2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成型 燃料 热水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燃生物质成型燃料热水炉,以强燃高效与安全稳妥的特点,涉及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与节能环保及暖通空调领域的一项技术创新;是专利号ZL201320837416.X“沸腾燃烧生物质颗粒热水炉”的技术改进与完善。
背景技术
“沸腾燃烧生物质颗粒热水炉”技术特征,在炉体内置有锥杯形第一燃烧室和圆柱筒形第二燃烧室,燃烧室筒壁上各制有数只进风蜂孔,以强制进风强化燃烧。但缺憾之处:1、炉体外壳高温,不仅散失热量,还易烫伤操作者;2、其进料斜管设置在炽热的第二燃烧室的筒壁上,高温焰烟可能由此处蔓延,燃及料仓;3、不能简捷方便地排除炉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1、使炉体外壳降温;2、改变进料斜管处炽热状况;3、设置简捷有效的除渣装置。
相应的创新措施是:
1、风套外筒内制有锥杯形筒壳、构成锥杯形燃烧室即第一燃烧室,并且由风套外筒的内壁面与锥杯形筒壳的外壁面及上环形板构成风腔;锥杯形筒壳壁上制有数只进风蜂孔;风套外筒壁上 制有进风孔管。
在上述风套的顶面置有循环水套,该水套由其内外筒与上下环形板及进出水口组合,构成循环水腔,水套内筒的内壁面构成第二燃烧室。
2、为使炉体下部外壳降温,风套外筒的外围制有隔热圈。
3、为强化燃烧,制有进风孔管横穿水套,焊接于水套的内外筒壁上。
4、为燃用颗粒时自动化进料,制有进料斜管横穿水套,其落料口焊接于水套的内筒壁上,从而降低了进料斜管的温度。
5、在锥杯形燃烧室的下端制有储渣斗,斗内制有除渣用的转辊及该转辊上的数只短棒,转辊的连接杆探出炉体外壳,由电机或人工旋转,灰渣穿过炉体底板的中孔,落入储渣盒中。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有附图2幅;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正面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阿拉伯数字序号所标注的部件和部位分别是:(1)炉体外壳,(2)风套外筒,(3)锥杯形筒壳,(4)第一燃烧室,(5)风腔,(6)进风孔管,(7)风套上环形板,(8)储渣斗,(9)转辊,(10)短棒,(11)连接杆,(12)套筒,(13)轴承,(14)地脚,(15)炉体底板,(16)底板中孔,(17)储渣盒,(18)水套外筒,(19)水套内筒,(20)循环水腔,(21)水腔上环形板,(22)水腔下环形板,(23)第二燃烧室,(24)进风孔管,(25)进料斜管,(26)落料口,(27)炉体顶板,(28) 炉门框,(29)(30)进出水口,(31)隔热圈。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
1、采用铸造工艺,将风套上环形板(7)、锥杯形筒壳(3)、储渣斗(8)及容转辊(9)装入的工艺孔等铸造为一体;在锥杯形筒壳(3)上钻制数只进风蜂孔,铸件经车制后,使风套上环形板(7)的底面压在风套外筒(2)的上缘;风套外筒(2)的下部焊接进风孔管(6),风套外筒(2)的下缘焊接在炉体底板(15)的上平面。用金属薄板制做隔热圈(31)包容风套外筒(2),隔热圈是一层或数层。
2、风套顶面置有水套,该水套由其外筒(18)、内筒(19)、上环形板(21)、下环形板(22)、进出水口(29)(30)组合焊接,构成循环水腔(20);由水套内筒(19)的内壁面构成第二燃烧室(23)。
3、制做进风孔管(24)横穿水套,焊接于水套的内外筒壁上。制做炉门框(28)横穿水套,焊接于水套的内外筒壁上。制做进料斜管(25),其上端焊接于水套的外筒(18)壁上,下端口即落料口(26)焊接于内筒(19)的筒壁上。
4、用金属薄板制作炉体外壳(1),炉体外壳(1)上制有容炉门框(28)、进出水口(29)(30)、进风孔管(6)、进料斜管(25)的上口、进风孔管(24)、轴承(13)穿过的方孔和圆孔;炉体外壳(1)的下缘焊接于炉体底板(15)的边缘,其上缘焊接于炉体顶板(27)的底面,炉体顶板(27)的平面上制有大中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常宝,未经高常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49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反光板装置和太阳能装置
- 下一篇:气相净化全热交换新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