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瓶夹紧装置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5162.3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1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佩;肖介平;马忠民;聂春红;刘辉;尹和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33 | 分类号: | B60R16/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瓶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电瓶夹紧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电瓶夹紧装置对于固定汽车电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汽车电瓶是发动机启动时的动力源泉,也可在特殊情况下对其他用电设备供电,并可储存发电机过余的能量。因此,电瓶是否固定稳妥将直接关系到汽车的使用。现有的电瓶夹紧装置不可调节不能广泛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汽车上、且装配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电瓶夹紧装置及汽车,解决目前汽车电瓶夹紧装置不可调节不能适用于不同类型汽车,且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电瓶夹紧装置,包括:支架、第一螺栓连接部、第二螺栓连接部、第一挂钩部和第二挂钩部;
所述支架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支架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部的第一端活动连接;
所述支架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空间用于容纳汽车电瓶;
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端与第一挂钩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端与第二挂钩部连接;
所述第一挂钩部和第二挂钩部均焊接在车身上。
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一中心对称的支架本体、置于所述支架本体第一端的第一固定板与置于所述支架本体第二端的第二固定板;
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的空间用于容纳汽车电瓶,且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均贴合在所述汽车电瓶上,并夹紧汽车电瓶。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为直角型固定板。
可选地,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U型结构,所述第三连接部为Z型结构,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开口一端与第三连接部的第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开口一端与第三连接部的第二端焊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螺栓连接部包括:第一螺栓杆、第一螺母、第一垫片和第一螺栓接头;
所述第一螺栓杆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的U型孔通过第一垫片与第一螺母拧紧固定;
所述第一螺栓杆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螺栓接头连接,所述第一螺栓接头挂接在所述第一挂钩部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螺栓连接部包括:第二螺栓杆、第二螺母、第二垫片和第二螺栓接头;
所述第二螺栓杆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部的U型孔通过第二垫片与第二螺母拧紧固定;
所述第二螺栓杆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螺栓接头连接,所述第二螺栓接头挂接在所述第二挂钩部上。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电瓶夹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电瓶夹紧装置包括支架、第一螺栓连接部、第二螺栓连接部、第一挂钩部和第二挂钩部;所述支架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支架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部的第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支架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空间用于容纳汽车电瓶;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端与第一挂钩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端与第二挂钩部连接;所述第一挂钩部和第二挂钩部均焊接在车身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电瓶夹紧装置通过将第一挂钩部和第二挂钩部焊接在车身上,并通过第一螺栓连接部和第二螺栓连接部为汽车电瓶提供夹紧力,将汽车电瓶固定在汽车车身上,为用电设备提供所需的电量,由于支架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活动连接,所以可以通过调节支架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的位置,实现汽车电瓶夹紧装置在不同类型汽车上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汽车电瓶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螺栓连接部和第二螺栓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如下:1、支架;101、支架本体;1011、第一连接部;1012、第二连接部;1013、第三连接部;102、第一固定板;103、第二固定板;2、第一螺栓连接部;201、第一螺栓杆;202、第一螺母;203、第一垫片;204、第一螺栓接头;3.第二螺栓连接部;301、第二螺栓杆;302、第二螺母;303、第二垫片;304、第二螺栓接头;4、第一挂钩部;5、第二挂钩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51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