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小型单涵道风扇式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5559.2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8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温江涛;孙骁;董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11/00 | 分类号: | B64C11/00;B64D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小型 单涵道 风扇 飞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行器,其特征是民用超小型飞行器,尤其涉及超小型单涵道风扇式飞行器。
背景技术
国内对于涵道风扇飞行器的研究起步较晚,一些高校和研究院已经开展了涵道风扇飞行器相关技术的研究,但多以仿制为主。2004年珠海航展上展出的国产“跳棋”涵道无人机,2005年深圳高新技术展示会上展出的由盛世公司和哈工大联合研制的两型涵道无人机,其结构以及气动机理都与国外样机类似。2010年,国防科技大学的挑战杯作品“单桨自消旋涵道风扇飞行器”,实现了细节结构的自行设计,但总体结构仍与国外样机类似。
目前,普通单涵道无人飞行器,多用于巡逻侦察,武装作战等军事领域,由于体积过大,重量过大,能耗过多,无法单人携带,生产成本高昂,致使其于信号中继、抢险救灾、农林维护等民用领域应用较少。已小范围使用的小型民用无人飞行器如四旋翼飞行器、航模直升机,体积适中,可单人携带,但飞行时其旋翼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采用单涵道风扇构建飞行器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安全性高、体积微小、结构轻便、便于携带,能实现悬停、垂直升降、低速飞行的超小型单涵道风扇式飞行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超小型单涵道风扇式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涵道风扇(3)固定于飞行器上部中心位置,无刷电机(7)安装于涵道风扇(3)尾部,负载舱(4)呈双层,环括于涵道风扇外部,锂电池(2)共两块,均放置于负载舱上层,舵机(5)与舵片(6)相连,共四组,均安装于负载舱底部,起落架(8)呈环形,安装于负载舱底部,蒙皮(1)呈近圆柱状流线型,包覆于负载舱外部。
超小型单涵道风扇式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负载舱(4)呈双层、环形,环括于涵道风扇(3)外部。
超小型单涵道风扇式飞行器,其特征在于:锂电池(2)共两块,呈对位放置于负载舱(4)上层。
超小型单涵道风扇式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舵机(5)与舵片(6)相连,共分四组,呈十字形安装于负载舱(4)底部。
超小型单涵道风扇式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起落架(8)呈环形,安装于负载舱(4)底部。
超小型单涵道风扇式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负载舱(4)外部包覆有近圆柱状、流线型蒙皮(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实现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姿态调整的基础上,安全性高,体型极小,结构轻便,能耗较小,噪声小,成本低廉,非常适合单人携带,宜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中 1.蒙皮 2.锂电池 3.涵道风扇 4.负载舱 5.舵机 6.舵片 7.无刷电机 8.起落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图4可知,本实用新型中涵道风扇(3)固定于飞行器上部中心位置,无刷电机(7)安装于涵道风扇(3)尾部,负载舱(4)呈双层,环括于涵道风扇外部,锂电池(2)共两块,均放置于负载舱上层,舵机(5)与舵片(6)相连,共四组,均安装于负载舱底部,起落架(8)呈环形,安装于负载舱底部,蒙皮(1)呈近圆柱状流线型,包覆于负载舱外部。
所述舵机(5)、舵片(6)各四个,共四组,呈十字形安装,每个舵机分别控制与之相连的单个舵片。
所述负载舱(4)呈双层、环形,环括于涵道风扇(3)外部。
所述锂电池(2)共两块,呈对位分别放置于负载舱(4)上层。
所述起落架(8)呈环形,安装于负载舱(4)底部。
所述蒙皮(1)呈近圆柱状流线型,包覆于负载舱(4)外部。
本实用新型在图1、2中,涵道风扇(3)固定于飞行器上部中心位置,无刷电机(7)安装于涵道风扇(3)尾部,负载舱(4)呈双层,环括于涵道风扇外部,舵机(5)与舵片(6)相连,安装于负载舱底部,起落架(8)安装于负载舱底部,蒙皮(1)呈近圆柱状流线型,包覆于负载舱外部。
本实用新型在图3中,涵道风扇(3)固定于飞行器中心位置,锂电池(2)共两块,呈对位分别放置于负载舱(4)上层。
本实用新型在图4中,舵机(5)于舵片(6)相连,共分四组,呈十字形安装于负载舱(4)底部,起落架(8)呈环形,安装于负载舱(4)底部。
超小型单涵道风扇式飞行器的工作原理:飞行器起飞时,锂电池(2)供电,涵道风扇(3)产生向下的推力,飞行器上升。飞行器低速巡航时,舵机(5)带动舵片(6)倾转,改变涵道风扇产生气流的方向,调整飞行器的飞行方向。飞行器悬停时,舵机(5)带动舵片(6)倾转,改变涵道风扇产生气流的方向,调整飞行器姿态。飞行器着陆时,起落架(8)减小地面对飞行器的冲击力,安全着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55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