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脑血管患者手部康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5620.3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3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彭阿丽;范静;左聪敏;刘翠妮;程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23/16 | 分类号: | A63B23/16;A61H15/00 |
代理公司: | 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 61219 | 代理人: | 张瑞琪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脑血管 患者 康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脑血管患者手部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患者经治疗后,多会留下后遗症。脑血管疾病康复过程漫长,手部一般呈现为拇指内扣握拳状,患者在康复训练中常有忽视和放弃手功能的倾向,临床中发现,患者指关节变形扭曲,指缝长时间受压而发生皮肤糜烂、手掌破溃、大小鱼际肌肉萎缩,严重者导致皮肤感染或指关节永久性丧失活动功能。目前,在临床中很少有针对手指功能康复或预防关节变形、肌肉萎缩的康复装置。已有的康复装置结构复杂,功能单一,并且只是起到手指弯曲运动的作用,并不能使患者的手指完全伸展,起不到康复训练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抓握、便于操作的脑血管患者手部康复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脑血管患者手部康复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在患者手掌内的抓握本体,抓握本体为椭球状,抓握本体内沿其长轴走向设置有用于使患者手指伸展的张合装置,张合装置和抓握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抓握本体内的两侧且沿其长轴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弹簧,抓握本体短轴的一端一体连接有用于放置在患者手指间的隔开件,抓握本体沿其长轴方向连接有用于套在患者手上的套环,抓握本体和隔开件均采用纳米橡胶材质。
进一步地,该张合装置为一钳状体,且其手柄设置于抓握本体外,手柄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张合的弹簧件。
进一步地,该抓握本体内壁设置有保护层。
进一步地,该套环的中部设置有松紧带。
进一步地,该抓握本体的外壁布设有起到按摩作用的突起。
本实用新型脑血管患者手部康复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抓握本体设置为椭球状,一方面方便了患者抓握,另一方面符合人体工学。
2.抓握本体内的两侧设置有弹簧,在患者抓握时,弹簧给患者的手指一反方向的力,使患者的手指一直处在外力的作用下。
3.张合装置为一钳状体,结构简单,在外力作用下,钳状体张开,患者的手指能够完全伸展开,达到真正伸展的目的。
4.抓握本体沿其长轴方向连接有用于套在患者手上的套环,增加了安全性,避免掉落;且在套环的中部设置松紧带,方便调节大小,且增加舒适性。
5.在各手指间设置了隔开件,能很好预防手指皮肤之间长时间受压,保护皮肤,使手指处于功能位置。
6.抓握本体和阻挡件的外壁上均设置有突起,起到了按摩或者刺激患者神经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脑血管患者手部康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抓握本体;2.保护层;3.弹簧;4.突起;5.张合装置,6.隔开件;7.套环;8.弹簧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脑血管患者手部康复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在患者手掌内的抓握本体1,抓握本体1为椭球状,抓握本体1内壁设置有保护层2,抓握本体1内沿其长轴走向设置有用于使患者手指伸展的张合装置5,张合装置5和抓握本体1可拆卸连接,张合装置5为一钳状体,且其手柄设置于抓握本体1外,手柄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张合的弹簧件8。张合装置5为一钳状体,结构简单,在抓握本体1上开设用于张合装置5放入的开口将张合装置5取出时,该抓我本体1就可作为患者日常抓握的康复件,当要做康复训练时,将张合装置5放入抓握本体1内,外人抓握张合装置5的手柄,在外力的作用下,张合装置5张开,患者的手指相应伸开,当外力连续作用时,患者的手指也将连续地伸展;在该张合装置5的作用下,患者的手指能够真正地伸展,而不是只是发生弯曲地运动。
本实用新型脑血管患者手部康复装置,抓握本体1内的两侧且沿其长轴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弹簧3,当患者抓握时,弹簧3给患者的手指一反作用力,保证患者的手指一直处在外力作用的状态下,刺激患者的神经。抓握本体1短轴的一端一体连接有用于放置在患者手指间的隔开件6,隔开件6内充入气体,也可采用填充软质物;避免患者的手指并在一起。所述抓握本体1沿其长轴方向连接有用于套在患者手上的套环7,套环7的中部设置有松紧带,保证了抓握本体1不会掉落。抓握本体1和隔开件6均采用纳米橡胶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56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使用的透水游泳袜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体操训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