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夹头组装把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6526.X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8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雄;徐美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川铁工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头 组装 把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车床夹头组装工具有关;特别是指一种用于组装车床夹头的把手。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所示,已知车床夹头包含有一夹头1以及一主轴2,于组装时,是利用现有的把手3的辅助,以使该夹头1与该主轴2相互结合。该把手3具有一盘体3a以及固结于该盘体3a上的一手持件3b,该盘体3a具有多个凸键3c;该夹头1内部包含有一连接螺帽1a,该连接螺帽1a一侧具有多个与该把手3的凸键3c配置的嵌槽1b;该主轴2上具有一连接拉管2a,该连接拉管2a一端具有螺纹段2b,该螺纹段2b是用以与该连接螺帽1a结合。
当该把手3的盘体3a伸入该夹头1内部,而使该盘体3a的凸键3c与该连接螺帽1a的嵌槽1b嵌合,操作者便可扭转该手持件3b而驱使该盘体3a转动该连接螺帽1a,透过该连接螺帽1a螺接该连接拉管2a,由此完成该夹头1与该主轴2之间的组装程序。
然而,现有的把手3是以该盘体3a固接于该手持件3b的方式为一体成形,在不使用时,其过大的体积耗占空间而不利于收藏,甚者将妨碍工作动线,且因包装材积过大而导致运送成本增加。除此之外,适用于夹固大型工件的车床夹头,其连接螺帽与连接拉管的尺寸也随之放大,故而需使用更大规格尺寸的把手方能顺利驱转连接螺帽,惟如此一来,过重的把手将增加使用操作上的不便利性。是以,已知一体成型的把手结构,仍有待再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头组装把手,不仅可减轻重量便于操作者使用,更可将其组件拆装以减少体积占据而便于收纳。
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夹头组装把手是用于伸入一夹头内部以驱转该夹头的一连接螺帽,该连接螺帽具有多个嵌槽,该夹头组装把手包含有一结合件以及一手持件;该结合件具有多个凸键,所述凸键对应该连接螺帽的嵌槽配置;该手持件一端以可分离的方式与该结合件固接,另一端具有一受力部供操作者手部握持。
其中该结合件包括有一盘体,所述凸键连接于该盘体上,该盘体具有一阶级孔;该手持件一端穿入该阶级孔中,且该端具有沿轴向设置的一螺孔;一螺栓穿过该阶级孔再锁入该螺孔内,以使该盘体与该手持件连结。
其中该手持件包括有一直杆与一横杆,该直杆一端具有该螺孔,另一端具有一沿径向设置的穿孔;该横杆以可分离的方式穿设该穿孔,该横杆位于该直杆两侧的部分构成该受力部。
其中该手持件包括有一直杆与一横杆,该直杆与该横杆为一体连接而呈T型体,该直杆一端具有该螺孔。
其中该盘体的阶级孔包括有依序形成的一第一沉孔、一第二沉孔与一第三沉孔,其中该第三沉孔的孔径小于该第二沉孔的孔径,而于该第三沉孔与该第二沉孔连接处形成一挡面,该第一沉孔具有二平直的孔壁;该手持件的直杆具有二平直的侧面,以及外径较小的一收束段,该收束段穿入该第二沉孔中并抵于该挡面,该二平直的侧面与该第一沉孔的平直的孔壁配置;该螺栓穿过该第三沉孔再锁入该螺孔内。
其中该盘体具有一凹穴,该凹穴自该盘体的下端面凹设而成。
其中该结合件呈筒状而于一端具有一沿径向设置的通孔;该手持件包括有一杆体,该杆体以可分离的方式穿设该通孔,且该杆体位于该结合件两侧的部分构成该受力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夹头组装把手可于使用后快速地拆离该手持件与该结合件,以减少体积占据,便于使用者收纳。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夹头组装把手结合连接螺帽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夹头组装把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夹头组装把手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4-4方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夹头组装把手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夹头组装把手的分解图。
【符号说明】
100,200,300 夹头组装把手
10,40,60 手持件
12,42 直杆 12a 侧面 121 穿孔
122 收束段 123 螺孔
14,44 横杆 141 受力部
20,50 结合件
21 盘体 21a 上端面 21b 下端面
22,54 凸键
23 阶级孔 23a 第一沉孔 23b 第二沉孔
23c 第三沉孔 23d 孔壁 23e 檔面
24 凹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川铁工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亿川铁工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65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口销专用钳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汽车轮胎螺栓紧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