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适应可调压式挤压泵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7992.X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1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蔡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堡森(上海)机械有限公司;蔡林红 |
主分类号: | F04B43/12 | 分类号: | F04B43/12;F04B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调压 挤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流体、半流体材料泵送,可以广泛用于化工领域的敏感性材料、腐蚀性材料,环保领域的污染性材料,建筑领域的砂浆材料,食品领域半流体、流体材料等。
背景技术
目前流体泵送主要有螺杆泵、叶片泵、柱塞泵、齿轮泵、挤压泵等,挤压泵因其非接触式泵送特点以及设备损耗小,配件更换容易,稳定性佳占据广泛市场份额,但由于生产力发展,生产过程中需要输送的流体材料越加复杂,单一结构形式的挤压泵已经不能满足各种工况条件下的泵送作业要求,往往出现泵送压力不够,堵泵,严重的还会造成挤压机构卡死、设备停机或者损坏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泵送压力可调的机构,适应各种流体、半流体材料的泵送要求,同时设置调压弹簧结构,实现泵送过程中压力的自适应,防止出现输送材料堵管、设备卡死损坏的情况发生,大大提高了材料输送的稳定性,降低了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自适应可调压式挤压泵送机构,由壳体(2)、软管(3)、进料口(1)和出料口(5)、软管导向复位轮(6)、挤压轮(7)、机架(8)、挤压轮支架(9)、调压弹簧(10)、压力调节螺母(11)、调压支架(12)组成,其特征在于软管(3)被夹持在挤压轮(7)与壳体(2)内壁之间。
每一个挤压轮(7)的位置可调,调节范围由压力调节螺母(11)决定,挤压轮(7)的位置决定了其对软管(3)的压力大小。
每一个挤压轮(7)的位置在一定范围内可自行变化,该变化由挤压轮支架(9)、调节弹簧(10)、压力调节螺母(11)、调压支架(12)实现。
自适应可调压式挤压泵送机构由两个及以上挤压轮(7)组成。
进料口(1)和出料口(5)在同一侧或者在不同侧。
附图说明
图1是自适应可调压式挤压泵送机构,由壳体(2)、软管(3)、进料口(1)、出料口(5)、泵芯机构(4)组成
图2是泵芯机构(4)的局部放大图,由软管导向复位轮(6)、挤压轮(7)、机架(8)、挤压轮支架(9)、调压弹簧(10)、压力调节螺母(11)、调压支架(12)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4)在动力带动下绕轴心旋转,挤压轮(7)在转动过程中挤压软管(3),由于软管(3)的截面面积变化产生泵送压力,使得软管中材料流动,材料从进料口(1)进入,经过挤压泵送后从出料口(5)输出,整个过程输送的材料始终处于密闭的软管当中,不与环境相接触。
根据输送材料的特性以及生产要求,调节压力调节螺母(11)使调压支架(12)上的挤压轮(7)与壳体(2)内壁距离增加或者缩短,达到对软管(3)的挤压力调节。
软管导向复位轮(6)式成对出现,在泵芯机构(4)的旋转过程中,软管(3)始终处于两根导向复位轮之间,软管导向复位轮(6)除了保持软管工作位稳定,还能够辅助被挤压轮(7)压扁的软管恢复原始状态。
挤压轮(7)在工作过程中,调压弹簧(10)起动态支撑作用,当软管(3)由于流体中材料固形物的增多或者出口受限,压力超过压力调节螺母(11)的设定压力,弹簧(10)被压缩,挤压轮(7)与壳体(2)的间距变大,软管(3)承受挤压力减小,其中材料得以稳定通过,该过程为自适应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堡森(上海)机械有限公司;蔡林红,未经堡森(上海)机械有限公司;蔡林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79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