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听诊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8650.X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1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雷雨颖;苏芳静;高菲;郭晓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A61B7/02 | 分类号: | A61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张玉枢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听诊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听诊器。
背景技术
听诊器是医务人员最常用的医疗诊断器械,听诊器将膜片感受到的人体内部产生的声音经过听头集音,听头、听杆、听诊耳管、耳件的传音,通过听取以帮助对人体健康状态进行分析与判断。
现有的听诊器,听诊耳管只有一副,只能由一位医师进行听诊,对于病情不稳定患者,有时候特殊的心脏跳动现象仪闪而过,无法重复,因此,无法实现多位医师同时诊断。现有的听诊器,不能更换听诊头,容易造成病原体的交叉感染。现有的听诊器,听头均由刚性材料制成,听头与膜片之间容易因为连接不紧易产生漏音,漏气,密封效果差,产生杂音,影响听诊效果。现有的听诊器,听诊耳管之间的加持力是固定的,不能根据需要调节,有些医护人员喜欢将听诊器加持的比较紧些,以便方便听诊,有些医护人员喜欢加持的比较松些,以便舒适。现有的听诊器,耳件与耳道的接触处太硬太紧,常常让操作者感到不适。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听诊器行改进,使得听诊器在结构上更加完善,满足医务人员的多种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听诊器,能满足多个听诊者同时听到患者心脏跳动情况;能够避免医院内病原体的交叉感染;能够有效的实现密封,防止外部气流进入听头内部;能够实现调节听诊耳管之间加持力;能在对病人进行听诊时严密密封外耳道且感觉舒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听诊器,包括听诊头和听诊耳管,所述听诊头与听诊耳管之间通过多通管连接,所述的听诊头包括听杆、听头、膜片以及防寒圈,所述听头与膜片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膜片的外缘设置有一圈以上的凸起的密封圈,所述听头与膜片接触的底面上开设有放置密封圈的环形凹槽,所述防寒圈设置在听头与膜片接触的底面外缘,防寒圈为弹性环圈,所述防寒圈、膜片与听头三者之间为密封连接,所述的听诊耳管下端装有宽度调节装置,宽度调节装置由两个悬臂构成,一个悬臂上设置有通孔,另一个悬臂上设置有凸起,凸起与通孔相对应,所述的听诊耳管上端设有耳件,耳件内部设有圆台形底座,底座内填有不同厚度且富有弹性的橡胶层。
进一步,所述的多通管为三通管或四通管,多通管开口端装有密封盖帽。
进一步,所述的听诊头与多通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听诊头与多通管之间设有弹性密封垫。
进一步,所述宽度调节装置上通孔的数量设置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多通管上可以连接多个听诊耳管,可以满足多人听诊,由于多位听诊者同时听到患者心脏跳动情况,便于及时现场作出抢救方案。
2.听诊头与多通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遇到皮肤感染的患者听诊完后可更换听诊头,避免病原体的交叉感染。
3.听头与膜片之间设置密封圈,能够有效的实现密封,防止外部气流进入听头内部,影响听诊效果,防寒圈的设置,使得听诊时,使用者的感觉舒适,不会有受凉刺激的感觉。
4.所述的听诊耳管下端装有宽度调节装置,宽度调节装置由两个悬臂构成,很好的实现宽度调节功能。
5.耳件内部设有圆台形底座,底座内填有不同厚度且富有弹性的橡胶层,耳件端口虽然接触外耳道口,但基本对外耳道无压力,压力通过圆台形底座转移到耳廊及面部,因而减小外耳道的压力,使用起来比较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听诊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宽度调节装置中通孔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宽度调节装置中凸起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听诊头、2-听诊耳管、3-多通管、4-宽度调节装置、5-耳件、6-底座、7-听杆、8-听头、9-膜片、10-密封圈、11-防寒圈、12-折边、13-通孔、14-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4所示,一种听诊器,包括听诊头1和听诊耳管2,所述听诊头1与听诊耳管2之间通过多通管3连接,听诊耳管2与多通管3的一个开口连接,所述的多通管3为三通管或四通管,多通管3开口端装有密封盖帽,平时拧紧多通管3的开口端,听诊头1与多通管3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未经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86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采集反刍动物释放的甲烷的采集装置
- 下一篇:CT防辐射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