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涤锦复合纺丝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9253.4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0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艾善雄;张永桥;邓风国;戚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烨和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28 | 分类号: | D01D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32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纺丝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涤锦复合纺丝组件。
背景技术
涤锦复合纺丝作为纺丝高新技术,已被广泛运用。随着涤锦丝加工技术的进步,锦纶成分由早期的30%上下降至目前的20%以下,甚至有些企业生产的纤维中锦纶的比例下降到了15%或更低,而相反资论组份则由70%以下增加到85%左右,但作为复合纺丝管件部件的结构没有改变,导致锦纶材料在组件中的停留时间大幅度延长,不利于纺丝生产,严重影响低比例涤锦复合丝产品的质量。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涤锦复合纺丝组件,通过砂腔容积的改变,实现纺丝高分子材料在组件中停留时间的合理分配,解决高分子材料因停留时间过长导致的材料降解造成的产品质量和生产稳定性不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加工涤锦复合纺丝的组件,包括组件本体,所述组件本体为圆柱状,该组件本体上设有一端开口的第一砂腔和第二砂腔,所述第一砂腔和第二砂腔均为圆柱形空腔,所述第一砂腔的横截面积比为0.2-1,所述第一砂腔和第二砂腔的砂腔深度均不小于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设计的涤锦复合丝组件,不仅有效解决了高分子材料停留时间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和生产过程不稳定的情况,而且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和稳定提升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组件本体,(2)第一砂腔,(3)第二砂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请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加工涤锦复合纺丝的组件,包括组件本体1,所述组件本体为圆柱状,该组件本体1上设有一端开口的第一砂腔2和第二砂腔3,所述第一砂腔2和第二砂腔3均为圆柱形空腔,所述第一砂腔的直径为20mm,第二砂腔的直径为40mm,所述第一砂腔与第二砂腔的横截面积比为0.25,所述第一砂腔的砂腔深度均为12mm,第二砂腔的砂腔深度为11mm。
实施例2:
请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加工涤锦复合纺丝的组件,包括组件本体1,所述组件本体为圆柱状,该组件本体1上设有一端开口的第一砂腔2和第二砂腔3,所述第一砂腔2和第二砂腔3均为圆柱形空腔,所述第一砂腔的直径为40mm,第二砂腔的直径为50mm,所述第一砂腔与第二砂腔的横截面积比为0.64,所述第一砂腔的砂腔深度为16mm,第二砂腔的砂腔深度为15mm。
综上,通过上述实施例所制成的涤锦复合纺丝组件,大大降低了高分子材料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和稳定提升了产品质量。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变形。总之,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提示而做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动,以及其他凡是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改动,均应包括在权利要求所述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烨和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烨和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92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分选预热补风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透气抗菌废料回收的进料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