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压可调、方便使用的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0037.1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2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石兴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13 | 代理人: | 张杏珍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方便 使用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压可调、方便使用的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很多病人手术后脏器创口没有得到有效的愈合,此时会在腹腔内积累各种液体。最为常见的就是在临床中,为了保证肠道患者在术后能尽快康复,就需要将来自胃的低PH值的消化液借助引流设备排出体外。目前国内外市场上通常使用一次性负压吸引袋或机械式吸引器将体液引流至体外。但是这种方法产生的负压并不稳定,吸引的压强可能会有较大的变化,导致负压吸引的效果不理想,甚至发生倒流现象,而且只有一个引流袋,现有的引流装置功能单一,不能很好的配合手术,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压可调、方便使用的引流装置,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引流袋内的压力,且不会发生倒流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负压可调、方便使用的引流装置,包括内部为真空的第一引流袋,所述第一引流袋与引流管连接,所述引流管端部设有引流口,所述第一引流袋上部设有排气口,所述第一引流袋的底部设有出口单向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引流袋、防倒吸管,所述第二引流袋与所述引流管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引流袋附近,所述第二引流袋内部为真空状态,所述第二引流袋与所述引流管之间这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引流袋内设有所述防倒吸管,所述防倒吸管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引流袋底部并与所述第一引流袋底部密封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引流袋内且开口向下。
所述第二引流袋通过负压管与负压连接器连接,所述负压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
所述防倒吸管为倒U型的管子。
所述第一引流袋从两侧边向内设有两条纵向、弧形的压缝。
所述第一引流袋、所述第二引流袋上分别设有刻度线。
穿过所述第一引流袋底部的防倒吸管部分设有密封塞。
位于所述第一引流袋内部的所述防倒吸管的开口与所述第一引流管底部的距离为10-2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二引流袋为真空状态,还可以与负压连接器连接,不仅可以为第一引流袋的负压进行调节,还可以在压力大时起到缓压的作用,当引流液体较多时,第二引流袋可作为普通引流袋使用;防倒吸管起到防止引流液体返回人体的作用,当第一引流袋压力很大时,液体被压入防倒吸管,距离的限制便于将更好地防止液体倒吸;第一引流袋上设有压缝,第一引流袋的中间从纵向上把袋子分界成三等份,在盛装液体时,就可以把液体分成多个区域,就没有液体下沉外凸出的现象,病人在携带时比较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有效防止手术过程中的倒吸,并能调节负压,病人使用方便,痛苦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引流袋,2、引流管,3、引流口,4、排气口,5、出口单向阀,6、第二引流袋,7、防倒吸管,8、第一控制阀,9、负压管,10、负压连接器,11、第二控制阀,12、密封塞,13、压缝,14、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压可调、方便使用的引流装置,包括第一引流袋1,所述第一引流袋1与引流管2连接,所述引流管2端部设有引流口3,所述第一引流袋1上部设有排气口4,所述第一引流袋1的底部设有出口单向阀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引流袋6、防倒吸管7,所述第二引流袋6与所述引流管2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引流袋1附近,所述第二引流袋6与所述引流管2之间设有第一控制阀8,所述第二引流袋6通过负压管9与负压连接器10连接,第二引流袋6作为一个负压提供和调节装置,其内为真空状态,同时还作为辅助引流装置,所述负压管9上设有第二控制阀11,所述第一引流袋1内设有倒U型的管子作为防倒吸管7,防倒吸管7两端的高度不同,所述防倒吸管7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引流袋1底部并与所述第一引流袋1底部密封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引流袋1内且开口向下,并设有位于第一引流袋1外部的密封塞12。
所述第一引流袋1从两侧边向内设有两条纵向、弧形的压缝13。把第一引流袋1的中间从纵向上分界成三等份,形成上下左中右贯通的空腔,这样袋子在盛装液体时,就可以把液体分成多个区域,就没有液体下沉外凸出的现象,病人在携带时就比较方便。
所述第一引流袋1、所述第二引流袋6上分别设有刻度线14。
位于所述第一引流袋1内的所述防倒吸管7的开口与所述第一引流管2底部的距离优选为10-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00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负压吸引连接管
- 下一篇:脂肪移植注射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