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用单头嵌入式电磁炒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1494.2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7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张余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摩力斯磁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西省赣州市赣州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嵌入式 电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炒炉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家用单头嵌入式电磁炒炉结构。
背景技术
电磁炒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的厨房电器,在电磁炒炉内部,由整流电路将50 HZ/60 HZ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压,再经过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为20-40 KHZ的高频电压,高速变化的电流通过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磁场,当磁场磁力线通过炒锅的底部时,会在炒锅的底部金属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旋涡流,使炒锅本身自行高速发热,从而加热炒锅内的食物。
目前的家用单头嵌入式电磁炒炉大多采用有框风扇,使得产品成本较高,并且产品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家用单头嵌入式电磁炒炉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家用单头嵌入式电磁炒炉结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家用单头嵌入式电磁炒炉成本高并且运行时会产生较大噪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家用单头嵌入式电磁炒炉结构,包括有外壳以及一炉头,该炉头设置于外壳内,且炉头露出外壳的表面,该外壳的底部设置有两组进风口,外壳内设置有两无框风扇,两无框风扇分别正对两组进风口并位于炉头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炉头为凹盘炉头。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向下凸设有平台,该两组进风口均设置于平台上。
优选的,所述外壳之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一支撑脚。
优选的,所述两组进风口均为扇形通槽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配合采用两个无框风扇,取代了传统之有框风扇,以有效节约产品成本,产品在运行时不会产生噪音,静音效果更好,从而大大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外壳 11、平台
12、支撑脚 101、进风口
20、炉头 30、无框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外壳10以及一炉头20。
该炉头20设置于外壳10内,且炉头20露出外壳10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该炉头20为凹盘炉头,当然其亦可为平盘炉头,不以为限,炉头20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成熟技术,在此对炉头20的具体结构不作详细叙述。
该外壳10的底部设置有两组进风口101,外壳10内设置有两无框风扇30,两无框风扇30分别正对两组进风口101并位于炉头20的正下方。在本实施例中,该外壳10的底部向下凸设有平台11,该两组进风口101均设置于平台11上,且该两组进风口101均为扇形通槽结构。以及,该外壳10之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一支撑脚12。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是:通过配合采用两个无框风扇,取代了传统之有框风扇,以有效节约产品成本,产品在运行时不会产生噪音,静音效果更好,从而大大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摩力斯磁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摩力斯磁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14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式湘绣屏风
- 下一篇:一种方便携带的多档手折扇展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