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电机组AGC方式下负荷调节速率动态调整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1536.2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1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高嵩;林波;王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电 机组 agc 方式 负荷 调节 速率 动态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电机组自动发电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电机组AGC方式下负荷调节速率动态调整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并网、负荷增长和电网规模的不断增大,以及我国电力工业装机容量的增加和用电侧负荷峰谷差的增大,为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各大型火电机组都要求投入AGC功能,大型火电机组经常处于宽负荷区间运行,范围一般在50%~100%额定负荷,并且要求机组具备快速、准确、稳定的响应负荷变化需求。
AGC考核主要从调节速率K1、调节精度K2、响应时间K3三方面进行考核。如图1典型AGC机组设点控制过程所示,这是网内某台机组一次典型的AGC机组设点控制过程。图中,Pmin,i是该机组可调的下限出力,Pmax,i是其可调的上限出力,PNi是其额定出力,Pdi是其启停磨临界点功率。整个过程可以这样描述:T0时刻以前,T1时刻以前,该机组稳定运行在出力值P1附近,T0时刻,AGC控制程序对该机组下发功率为P2的设点命令,机组开始涨出力,到T1时刻可靠跨出P1的调节死区,然后到T2时刻进入启磨区间,一直到T3时刻,启磨过程结束,机组继续涨出力,至T4时刻第一次进入调节死区范围,然后在P2附近小幅振荡,并稳定运行于P2附近,直至T5时刻,AGC控制程序对该机组发出新的设点命令,功率值为P3,机组随后开始降出力的过程,T6时刻可靠跨出调节死区,至T7时刻进入P3的调节死区,并稳定运行于其附近。
图2为火电机组常规控制装置示意图,T为切换器,进行支路切换;A为模拟量发生器,可设定模拟量数值;≮、≯为不小于和不大于判断器,分别接收来自模拟量发生器A2和A3的负荷下限和负荷上限的限定,不超过设定值则输出与输入相同;RTLMT为速率限制器,接收负荷变化率的限定,可控制输入量的变化速率,其负荷调节速率值在模拟量发生器A1中设定,设定后保持固定,分别送至正向速率端PR和负向速率端NR。机组若要投入AGC,前提是机组工作在协调(CCS)方式下,此时的机组负荷指令LDSP是经过速率限制以及负荷下限、上限限制后的值,所述调节速率以及负荷上下限由电厂操作人员设定。当在CCS方式下投入AGC后,LDSP前的切换器切至AGC支路,LDSP的值即为中调指令;否则为电厂操作员设定的指令。
《华北区域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规定,一般的直吹式制粉系统的汽包炉的火电机组为机组额定有功功率的1.5%;一般的带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的火电机组为机组额定有功功率的2%。也就是说,图2中的调节速率A1值应设为1.5%Pe或2%Pe。但机组在AGC方式下运行时,由于机组本身特性的差异,以及网络传输及信号转换等造成的信号滞后和迟延,各机组负荷响应时间和响应能力不同,为达到调度控制考核标准,一般将机组调节速率设定的略高于基本要求值。机组升降负荷的调节速率在超过调度控制部门规定的基本要求值后,虽不直接影响考核的性能指标,但速率较快的机组其相对运行周期会缩短,为AGC考核带来一定的帮助。在AGC方式下运行时,机组为协调控制模式(CCS),此时汽轮机侧调节功率,锅炉侧调节压力,汽轮机侧功率若调节速率过快,即调节速率过高,会造成主汽压力波动增大,给机组协调运行的稳定性和负荷控制的精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调度控制部门考核等其它性能指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火电机组AGC方式下负荷调节速率动态调整的装置,它根据机组本身的运行特性,动态选择最为适合的负荷调节速率,在保证机组协调运行的稳定基础上,兼顾综合改善各项考核结果,实现源网共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电机组AGC方式下负荷调节速率动态调整的装置,包括:减法器模块DEV1、减法器模块DEV2、绝对值模块ABS、函数设定模块F(x)、模拟量发生器A1、选择器模块AXSEL以及高低幅值判断模块HLALM;
所述减法器模块DEV1、绝对值模块ABS、函数设定模块F(x)依次串联连接,减法器模块DEV2和高低幅值判断模块HLALM串联连接,所述模拟量发生器A1、函数设定模块F(x)以及高低幅值判断模块HLALM的输出端分别接入选择器模块AXSEL的输入端。
所述减法器模块DEV1的输入信号分别为:主汽压力设定值和主汽压力测量值。
所述减法器模块DEV2的输入信号分别为:机组负荷设定值和机组负荷测量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15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