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液透析用流量控制管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1568.2 | 申请日: | 2015-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1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勇;李洁;孙鸣岐;潘超;路杰;李来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普瑞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8 | 分类号: | A61M1/1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透析 流量 控制 管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液透析用流量控制管路,属于透析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主要是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一个过程。
最近几年,由于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对整个治疗过程中的质量要求也逐步提高,在现有的血液透析机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体或者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人体动脉端进入透析器的血液流量不稳定,忽高忽低的血液流量,肯定会对血液透析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在长达四个小时的透析过程中管路的泵管因血泵的挤压会发生变形导致血液流量不稳定,流量不稳定会影响透析效果以及给透析病人带来不舒适感因此急需一种使流量稳定的管路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透析用流量控制管路,保证从人体动脉端输入到透析器的血液流量稳定不变,消除血泵的挤压对泵管的影响,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血液透析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血液透析用流量控制管路,包括动脉端、静脉端、透析器和血泵,动脉端、血泵、透析器和静脉端由软管依次连通,在血泵和透析器之间设有蓄液器,蓄液器内设有单向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单向控制阀通过软管和血泵连通,流量控制阀通过软管和透析器连通。蓄液器起到一个缓存的作用,缓存一定的血液,从而保证蓄液器出口与透析器连通的管路中,血液流量能够持续不断且稳定的供给;单向控制阀保证血液由人体向蓄液器单一方向流动,流量控制阀保证血液能够稳定的流向透析器。
所述的蓄液器上设有刻度,方便确定血液存储量的多少。
所述的蓄液器内设有液位监测装置,当到达各指定液位时,均会有相应的提示,根据提示进行下一步操作。
所述的蓄液器内设有压力自动调节装置,用来调节蓄液器内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从人体动脉端输入到透析器的血液流量稳定不变,提高了血液透析的质量;
二:本实用新型能直接连接在血泵的出口端,因此从血泵挤压出的血液直接进入到了蓄液器中,再由蓄液器稳定输出,消除了血泵对泵管的挤压,防止泵管变形;
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时直接在软管上操作即可,不需要改变原有连接方式,所以安装使用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回路连接方案示意图。
图中:1、动脉端 2、静脉端 3、透析液入口管 4、交换后的透析液出口管 5、透析器 6、流量控制阀 7、血泵 8、蓄液器 9、单向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血液透析用流量控制管路,包括动脉端1、静脉端2、透析器5和血泵7,动脉端1、血泵7、透析器5和静脉端2由软管依次连通,在血泵7和透析器5之间设有蓄液器8,蓄液器8内设有单向控制阀9和流量控制阀6,单向控制阀9通过软管和血泵7连通,流量控制阀6通过软管和透析器5连通;蓄液器8上设有刻度;蓄液器8内还设有液位监测装置;蓄液器8内设有压力自动调节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普瑞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普瑞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15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疗用输液器
- 下一篇:一种尿袋自动负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