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压缩机余热回收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1576.7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6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项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禹跃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4 | 分类号: | F04C2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03 江苏省南京市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压缩机 余热 回收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余热回收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现行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的工作流程如下:空气通过进气过虑器将大气中的灰尘或杂质滤除后,由进气控制阀进入压缩机主机,在压缩过程中与喷入的冷却润滑油混合,经压缩后的混合气体从压缩腔排入油气分离罐,从而分别得到高温高压的油、气。由于机器工作温度的要求,这些高温高压的油、气必须送入各自的冷却系统,其中压缩空气经冷却器冷却后,最后送入使用系统;而高温高压携带的润滑油经冷却器冷却后,返回油路进入下一轮循环。在以上过程中,高温高压的油、气所携带的热量大致相当于空气压缩机功率的1/4,其温度通常在80℃-100℃之间。螺杆式空气压缩机能过其自身的散热系统来给高温高压的油、气降温的过程中,大量的热能就被无端的浪费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而供一种能在为空气压缩机的高温油降温的同时回收高温油余热、能对油气桶的压力控制器进行降温的空气压缩机余热回收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空气压缩机余热回收冷却系统,包括能将空气和润滑油压缩为高温高压混合油气的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连接有油气桶,油气桶的上部和下部各开有一冷却管接口,油气桶上部设有压力控制器,压力控制器显示并控制油气桶中压力,其特征是:位于下部的冷却管接口连接有高温油输送管,高温油输送管穿过余热回收器后与低温油连接管连接,低温油连接管的末端连接二通阀,二通阀另外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油冷却器,连接管绕在压力控制器上为压力控制器降温,且该连接管绕在压力控制器上的部分膨胀变粗,增加连接管与压力控制器的接触面积,余热回收器中设置有余热回收管,余热回收管包括一进水口和一出水口,水通过进水口进入,由出水口流出,余热回收管的主体部分位于余热回收器中与高温油输送管的管壁贴近。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余热回收器的壳体为铝制散热片组合而成。
上述的高温油输送管位于余热回收器外的部分为铁质管,外层涂以防锈层。
上述的高温油输送管位于余热回收器内的部分为铜质管。
上述的油气桶上部的冷却管接口连接高温气输送管。
上述的油冷却器内设置有多层散热翅片。
上述的油冷却器与空气压缩机单向连通,油的流向为由油冷却器流向空气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在空气压缩机的高温油冷却管路上增加了一个余热回收器,高温油输送管穿过余热回收器,相应地,在余热回收器中还设置了用于余热回收的余热回收管,余热回收管吸收高温油输送管管壁散发的热量,将余热回收管中的冷水加热,变为热水,用于其他项目。为了增加余热回收的效率,高温油输送管最好用铜管,但是由于铜管虽然散热好但是贵重,因此本实用新型只在余热回收器中的部分设为铜质管,其余部分采用铁管,外面涂上防锈油漆,经过余热回收器降温的高温油并不能完全达到要求的低温,还要经过油冷却器进行进一步降温,但是这部分油要比刚从油气桶中出来时温度降低很多,本实用新型将余热回收后的油先引到油气桶的压力控制器处,对压力控制器进行降温,再注入油冷却器中,由于压力控制器置于油气桶上,油气桶的高温会传导至压力控制器处,导致压力控制器故障率升高,通过温度较低的油进行降温,能使压力控制器保持在一个较为健康的温度下,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空气压缩机1、油气桶2、高温油输送管3、余热回收器4、低温油连接管5、余热回收管6、二通阀7、油冷却器8、压力控制器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禹跃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禹跃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15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