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八连杆轮式装载机动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2138.2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2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殷广富;肖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宏承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38 | 分类号: | E02F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杆 轮式 装载 机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八连杆轮式装载机动臂结构。
背景技术
八连杆轮式装载机是国内工程机械行业近两年推出的一种新型装载机,与普通六连杆装载机的区别就在于其作业的工作连杆机构不一样。国内八连杆轮式装载机的研发大部分是参考国外装载机形式的基础上而得到的,对连杆各部件的承载特点尚却反深入的认识与理解。现有市面上推出的八连杆轮式装载机,在市场上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生了由于动臂变形而导致的铲斗平放地面后左右不平的现象。动臂是八连工作机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就是主要承载部件,它由左、右侧板与横梁组成,侧板上的各个铰接孔分别与其它铰接相连从而组成八连的工作机构。A1、A2铰接点与前车架相连,B1、B2铰接点与铲斗相连,C1、C2与动臂液压油缸相连,E1、E2与后摇臂相连,G1、G2与前摇臂相连。动臂A1、A2附近区域是最大的应力区域,动臂的偏载力是经横梁传递至A1、A2处,。如果简单的把动臂侧板加厚来克服变形,不仅大大增加动臂的材料成本,并且动臂增加的重量也会影响八连杆工作装置的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八连杆轮式装载机动臂结构,用于解决传统八连杆轮式装载机因动臂变形而导致铲斗平放地面后左右不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八连杆轮式装载机动臂结构,包括左侧板、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之间固定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为箱型梁,所述横梁包括上平板、下平板、上斜板、下斜板、侧板甲、侧板乙,所述上斜板与上平板的夹角A大于90度、小于180度,所述下斜板与下平板的夹角B大于90度、小于150度,所述下平板的长度小于上平板的长度,所述下斜板的长度小于上斜板的长度,所述侧板甲连接上斜板与下斜板,所述侧板乙连接上平板与下平板。
所述上平板、下平板、上斜板、下斜板、侧板甲、侧板乙采用电焊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横梁采用电焊接方式与左侧板、右侧板固定连接。
所述上斜板与上平板连接处、下斜板与下平板连接处、上平板与侧板乙连接处、侧板乙与下平板连接处、上斜板与侧板甲连接处、侧板甲与下斜板连接处均呈圆弧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略增加材料成本的情况下,对横梁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增大横梁截面面积,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八连杆轮式装载机因动臂变形而导致铲斗平放地面后左右不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用价值高,可广泛应用于装载机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侧板;2.右侧板;3.横梁;4.上平板;5.下平板;6.上斜板;7.下斜板;8.侧板甲;9.侧板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八连杆轮式装载机动臂结构,包括左侧板1、右侧板2,所述左侧板1、右侧板2之间固定设有横梁3,所述横梁3为箱型梁,所述横梁3包括上平板4、下平板5、上斜板6、下斜板7、侧板甲8、侧板乙9,所述上斜板6与上平板4的夹角A大于90度、小于180度,所述下斜板7与下平板5的夹角B大于90度、小于150度,所述下平板5的长度小于上平板4的长度,所述下斜板7的长度小于上斜板6的长度,所述侧板甲8连接上斜板6与下斜板7,所述侧板乙9连接上平板4与下平板5。
所述上平板4、下平板5、上斜板6、下斜板7、侧板甲8、侧板乙9采用电焊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横梁3采用电焊接方式与左侧板1、右侧板2固定连接。
所述上斜板6与上平板4连接处、下斜板7与下平板5连接处、上平板4与侧板乙9连接处、侧板乙9与下平板5连接处、上斜板7与侧板甲8连接处、侧板甲8与下斜板7连接处均呈圆弧设计。
解决动臂变形的关键在于克服A1、A2点附近区域处的塑性变形。如果简单的把动臂侧板加厚来克服变形,不仅大大增加动臂的材料成本,并且动臂增加的重量也会影响八连杆工作装置的作业效率。在偏载作业工况下,动臂的偏载力经过横梁后传递至A1、A2点,在偏载工况下,动臂的横梁承受是弯扭组合的力,而横梁的抗弯扭系数的大小取决于横梁面积的大小。因此,加大横梁截面面积是解决动臂变形的有效方法,本实用新型在最少成本的情况下对横梁3结构进行全新设计,大幅度增加横梁3截面积,增大横梁3的抗弯扭能力。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宏承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宏承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21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泥船具有保护功能的吸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测缝计阻尼式预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