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进线屏柜电缆走桥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4016.7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1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单炜;张素刚;孙寰勇;刘春梅;葛艳莉;姚君;孙超;卫文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汉华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H02B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6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进线屏柜 电缆 走桥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工程领域的设备优化,尤其涉及一种下进线屏柜电缆走桥架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很多进口电气设备柜体都要求为电缆下进线,而大部分电气设备间都位于非零米层,电缆桥架走线很难满足动力电缆下进线弯曲半径,轻则给电缆敷设造成困难,重则因力学原因造成电路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下进线屏柜电缆走桥架装置,使电缆桥架走线能够满足动力电缆下进线的弯曲半径,便于电缆的铺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下进线屏柜电缆走桥架装置,包括下进线电缆屏柜、垫箱、预埋钢板、槽钢、电缆保护管及防静电地板;所述的垫箱固定连接在所述的下进线电缆屏柜的下端,所述的垫箱与所述的下进线电缆屏柜为一体结构;所述的垫箱由带封板的钢架构成,且所述的垫箱的侧面开有电缆孔;所述的预埋钢板铺设在地面上,所述的预埋钢板的上端面与地面齐平;所述的槽钢设置在所述的预埋钢板上,所述的槽钢为开口向下的“U”形结构,所述的垫箱的下端通过所述的槽钢连接在所述的预埋钢板上;所述的电缆保护管设置在所述的下进线电缆屏柜的一侧,所述的电缆保护管为上端开口的“U”形结构,所述的电缆保护管的下端两侧呈圆角弯曲,且所述的下进线电缆屏柜的端子距离所述的垫箱的高度与所述的垫箱的高度之和大于等于所述的电缆保护管的弯曲半径的十倍;所述的防静电地板铺设在地面上,所述的防静电地板的上端面与所述的槽钢的上端面齐平,所述的电缆保护管内设电缆,所述的电缆保护管预埋于所述的防静电地板的下方。
上述的下进线屏柜电缆走桥架装置,其中,所述的下进线电缆屏柜的端子与动力电缆接线端子连接,所述的动力电缆接线端子位于所述的垫箱内。
上述的下进线屏柜电缆走桥架装置,其中,所述的垫箱的后端设有多条散热条,所述的散热条纵向设置。
上述的下进线屏柜电缆走桥架装置,其中,所述的预埋钢板的长度为150mm,所述的预埋钢板的宽度为150mm,所述的预埋钢板的高度为16mm。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下进线电缆屏柜电缆走桥架电路进行优化改造,优妥解决了电缆桥架电缆下进线与弯曲半径的不协调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下进线屏柜电缆走桥架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下进线屏柜电缆走桥架装置的垫箱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下进线屏柜电缆走桥架装置的安装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下进线屏柜电缆走桥架装置的电缆保护管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一种下进线屏柜电缆走桥架装置,包括下进线电缆屏柜1、垫箱2、预埋钢板3、槽钢4、电缆保护管5及防静电地板6;所述的垫箱2固定连接在所述的下进线电缆屏柜1的下端,所述的垫箱2与所述的下进线电缆屏柜1为一体结构;所述的垫箱2由带封板的钢架构成,且所述的垫箱2的侧面开有电缆孔;所述的预埋钢板3铺设在地面上,所述的预埋钢板3的上端面与地面齐平;所述的槽钢4设置在所述的预埋钢板3上,所述的槽钢4为开口向下的“U”形结构,所述的垫箱2的下端通过所述的槽钢4连接在所述的预埋钢板3上;所述的电缆保护管5设置在所述的下进线电缆屏柜1的一侧,所述的电缆保护管5为上端开口的“U”形结构,所述的电缆保护管5的下端两侧呈圆角弯曲,且所述的下进线电缆屏柜1的端子距离所述的垫箱2的高度与所述的垫箱2的高度之和大于等于所述的电缆保护管5的弯曲半径的十倍;所述的防静电地板6铺设在地面上,所述的防静电地板6的上端面与所述的槽钢4的上端面齐平,所述的电缆保护管5内设电缆,所述的电缆保护管5预埋于所述的防静电地板6的下方。
所述的下进线电缆屏柜1的端子与动力电缆接线端子连接,所述的动力电缆接线端子位于所述的垫箱2内。
所述的垫箱2的后端设有多条散热条7,所述的散热条7纵向设置。
所述的预埋钢板3的长度为150mm,所述的预埋钢板3的宽度为150mm,所述的预埋钢板3的高度为16mm。
电缆由保护管引导至电缆竖井或直接由电缆保护管5引上至电缆桥架。预埋钢板3由土建施工阶段预埋。垫箱2焊接或以膨胀螺旋固定于#10的槽钢4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下进线电缆屏柜电缆走桥架电路进行优化改造,优妥解决了电缆桥架电缆下进线与弯曲半径的不协调状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汉华,未经余汉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40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