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组合模块与转接模块标准化接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6037.2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7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林传伟;陈盼;朱秀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1 | 代理人: | 陈如涛 |
地址: | 350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变电站 二次 设备 组合 模块 转接 标准化 接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中,二次设备与转接模块的接口技术,特别是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组合模块与转接模块标准化接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与发展,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朝着标准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二次设备预制舱、组合式二次设备、前接线前显示装置、预制电缆、预制光缆等技术被大量应用于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中,从而最大化实现了工厂化加工,模块化建设,显著减少了现场施工及调试周期,提高了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效率。
然而,模块化智能变电站看似大量缩减了现场工作量,但实质上只是把现场施工工作量转嫁给了二次设备厂家。二次设备厂家由过去单纯地提供设备装置转变为需提供全站的二次系统,即在过去的基础上增加了采购、接线及调试等多个环节。因此上述建设模式存在如下问题:首先,这种建设模式还处于初期阶段,而在接口对接时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完成,由此需要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要求,主要是二次设备组合模块上的接口众多,但二次设备厂家对于“新增业务”并不熟悉,接口对接的准确性较低,变电站的建设存在质量风险;其次,由于绝大部分接线及调试工作转在工厂完成,因此,设计与厂商之间的配合量显著增加,额外增加双方的工作量,且供货周期变长;再次,工厂内的接线沿用传统的接线模式,接线种类和功能多样,导致接线质量良莠不齐,影响工程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安装简便、准确率高、效率高、缩短供货周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组合模块与转接模块标准化接口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组合模块与转接模块标准化接口装置,包括有前接线二次设备组合模块和位于集中接线屏上的转接模块,其结构要点在于,前接线二次设备组合模块中的保护模块上设置有对外标准接口,包括有对外光口、对外电口和电源调试口;转接模块上包括有左右对称的两套接口装置,该接口装置的构造与前接线二次设备组合模块上的对外标准接口的结构相同并相对应;同时,所述前接线二次设备组合模块上的对外标准接口以及转接模块上的接口装置均为即插即用式接口。
二次设备组合模块首先与转接模块对接,转接模块再与室(舱)外设备对接,从而实现二次设备组合模块与室(舱)外设备的连接。这样,在前接线二次设备组合模块中设置了与对内各个模块连接的对外标准接口,且该对外标准接口的结构与转接模块上的接口装置结构相同,并相对应,此时各个接口,特别是组合模块上的对外接口,其接线和对外定义均已固化;接线时,只需要在两处接口的对应地方直接接线即可,无需再根据图纸进行接线,也不需要在二次设备组合模块上寻找接线端,并配置对应的接线头,而是直接采用即插即用的统一接线,实现了“傻瓜式接线”,接线准确率大大提高,避免了接线质量差异大,保证了工程质量和变电站的建设质量;且接线效率也大为提高,安装简单快捷,有效缩短了供货周期。
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具体为:
所述对外标准接口位于保护模块的前接线面板上,并且对内连接各个模块的接口端。
具体的:对外光口为一种7芯的预制光缆插座,且第1-7芯的对内接线和对外定义如下:
1芯:对内接线-保护装置直采直跳口发,对外定义-保护直采直跳智能终端光发口;
2芯:对内接线-保护装置直采直跳口收,对外定义-保护直采直跳智能终端光收口;
3芯:对内接线-保护装置直采口收,对外定义-保护直采合并单元光收口;
4芯:对内接线-过程层交换机光收口,对外定义-智能终端过程层组网光收口;
5芯:对内接线-过程层交换机光发口,对外定义-智能终端过程层组网光发口;
6芯:对内接线-过程层交换机光收口,对外定义-合并单元过程层组网光收口;
7芯:对内接线-过程层交换机光发口,对外定义-合并单元过程层组网光发口。
所述的对内接线是指对外光口与二次设备组合模块的接口端的连接,而对外定义是指该接口的该芯号指定为对外所连接的接口。这样,固定化的标准化接口便可以直接根据芯号进行对应接线,操作简单快捷。
对应于二次设备组合模块上对外标准接口的对外光口,转接模块上具有同样的第一光口,其同样为7芯预制光缆插座,其对外定义从1-7芯依序为:保护直采直跳智能终端光收口、保护直采直跳智能终端光发口、保护直采合并单元光发口、智能终端过程层组网光发口、智能终端过程层组网光收口、合并单元过程层组网光发口、合并单元过程层组网光收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未经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60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