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织网机送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6813.9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5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定县华远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D03D49/06 | 分类号: | D03D4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899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网 送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网机的送经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金属丝网编织机的送经装置,属于金属丝网编织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织网机适用于金属丝网编织行业,一般可编织方孔网、密纹网、席型网及其它非金属类网,编织材料可选用碳钢丝、不锈钢丝、镍丝、铜丝及其它材料。织网机所编织产品广泛用于机械、冶金、石油、化工、建筑建材等各行各业。织网机在编织金属丝网过程中,需要送经装置为经轴上待编制的金属丝提供慢速间歇式的移动,移动的速度进而决定金属丝网孔洞大小。
然而现有技术中织网机的送经装置不能够调节或者调节范围很小,同时,现有技术中都是通过电机带动经轴进行绕线,绕线速度快而且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织网机送经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织网机送经量调节范围小,经轴绕线过程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织网机送经装置,包括
送经主机;
曲柄连杆组件,设置在墙板组上且与所述送经主机连接,包括径向设置有条形开口的圆轮、设置在所述条形开口上的连杆;
送摆组件,与所述曲柄连杆组件连接,包括设置在所述墙板组上的送摆轴,所述送摆轴上设置有送摆臂、棘轮和送摆齿轮,所述送摆臂一端与所述连杆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棘爪;
减速齿轮组,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墙板组上且与所述送摆齿轮连接;
绕线装置,包括两端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墙板组上的经轴、均设置在所述经轴上的隔离板和经轴齿轮,所述经轴齿轮与所述减速齿轮组连接;
绕线主机,与所述减速齿轮组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减速齿轮组还连接有绕线主机。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曲柄连杆组件与所述送经主机通过斜齿轮组连接,所述斜齿轮组包括与所述送经主机通过皮带连接的主动斜齿轮、同所述主动斜齿轮相啮合且与所述圆轮同轴的从动斜齿轮,所述主动斜齿轮直径小于所述从动斜齿轮的直径。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送摆轴上还设置有阻尼装置,所述阻尼装置包括第一抱闸和第二抱闸。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减速齿轮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减速齿轮、第二减速齿轮、第三减速齿轮,所述第一减速齿轮与所述送摆齿轮连接,所述第三减速齿轮与所述经轴齿轮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减速齿轮组为可更换减速齿轮组。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减速齿轮的与所述送摆齿轮连接端为可拆卸齿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经轴齿轮的个数为两个。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送摆轴上还设置有手轮。
工作时,需要预先进行经轴上经线的绕制,先将第一减速齿轮的可拆卸齿轮通过工具取下,然后将经线在线轴上固定好始端,打开绕线主机开始工作,绕线主机依次带动第二减速齿轮和第三减速齿轮,从而带动经轴进行经线绕制,因为经过了两级减速齿轮的减速作用,因此可以稳定的将经线绕制在经轴上,而且只是在现有齿轮基础上只增加一个绕线主机即可以方便的实现经线的绕制。进行完经线的绕制工作后,便可以开始送经过程。送经时,将第一减速齿轮的可拆卸齿轮通过工具安装好,打开送经主机,送经主机通过斜齿轮组带动曲柄连杆组件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曲柄连杆组件可以通过改变连杆与圆轮的连接位置进而改变送经量,从而设定所编织金属丝网的密度,曲柄连杆组件的上下往复运动再通过送摆组件的棘轮和棘爪的往复作用,进而带动减速齿轮组进行间歇式转动,进而带动绕线装置进行缓慢间歇式的送经过程。因此,通过以上结构可以实现送经量各种需求的调节,也可以实现经轴上经线方便稳定的绕制过程,而且具有送经过程稳定,送经量调节范围广,可以通过更换减速齿轮组改变送经量的调节范围,经线绕制方便稳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减速齿轮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绕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送摆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送摆臂左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定县华远机械厂,未经正定县华远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68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