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氨酯立体仿真装饰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6927.3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5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曹小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小静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3/30;B32B1/06;B32B27/40;B32B27/30;B44C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张月光;林伟斌 |
地址: | 52405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立体 仿真 装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立体仿真装饰膜。
背景技术
目前,木纹家具、地板等的表面木纹图案有两种制备方式:一种是在成品家具的表面贴实木皮,但是木皮的大量使用需要大量砍伐森林获取原料,影响大自然;另一种是粘贴仿真实木装饰膜,其以PVC(聚氯乙烯)、PP(聚丙烯)或聚氨酯等高分子聚合物为原料,添加各种助剂,经压延、复合,印刷木纹图案,制成仿真实木装饰膜。这种装饰膜木纹逼真,装饰效果好,可减少对树木的砍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现有的聚氨酯装饰膜大部分的图案质感较差,没有立体感,不能满足人们对视觉上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立体感强、仿真效果及手感好的聚氨酯立体仿真装饰膜。本实用新型的聚氨酯立体仿真装饰膜可贴合于胶合板、大芯板、纤维板等表面,起表面装饰作用,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具生产和室内装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聚氨酯立体仿真装饰膜,由下至上依次包括聚氨酯基材层、油墨印刷层、PVC透明消光层、第一透明树脂层、第二透明树脂层、树脂表层以及压制于树脂表层上表面的木纹压痕,所述第一透明树脂层或第二透明树脂层中开设有贯通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有树脂球,所述树脂球的表面涂有木纹图案油墨。
优选地,所述树脂球的直径与第一透明树脂层或第二透明树脂层的厚度一致,既满足树脂球的装饰作用,也提高装饰膜的力学性能,防止凹陷。
更优选地,所述树脂球的直径为0.5~0.8mm。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明树脂层的凹槽与所述第二透明树脂层的凹槽交错均匀排布,互不重叠,通过两层互不重叠的树脂球显著提高装饰膜的层次感和空间立体感。本实用新型所述凹槽的数量不限定,但每个透明树脂层至少为2个。
优选地,所述凹槽为圆形凹槽,便于树脂球将凹槽填充满,提高装饰膜的机械强度。
所述PVC透明消光层的作用是消除复合装饰膜的表面光泽,提高视觉上的平整光滑。
所述油墨印刷层包括遮盖图案层和木纹图案层,所述遮盖图案层与聚氨酯基材层相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遮盖图案层直接印刷于聚氨酯基材层的表面,用于遮盖底材的原色;然后再印刷上木纹图案层,接着在木纹图案层上依次粘合PVC透明消光层、第一透明树脂层和第二透明树脂层,第一透明树脂层和第二透明树脂层中的树脂球协同木纹图案层,极大提高装饰膜的视觉立体感和层次感。
所述树脂表层上表面的木纹压痕,可以显著提高手感,对装饰膜的立体感也有协同提高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透明树脂层填充树脂球,协同PVC透明消光层和油墨印刷层,增强了装饰膜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仿真效果强。
(2)通过在树脂表层压制木纹压痕,不但可以提高手感,还可以进一步增强装饰膜的立体感。
(3)树脂表层可以封堵固定第二透明树脂层凹槽中的树脂球,防止漏出。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聚氨酯基材层;2为油墨印刷层、3为PVC透明消光层;4为第一透明树脂层;5为第二透明树脂层;6为树脂表层;7为凹槽;8为树脂球;9为木纹压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小静,未经曹小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69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氨分解气体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装车鹤管残油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