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包装锂电池的卷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7034.0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7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于理兹;廖剑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斯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包装 锂电池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具体是一种动力电池的卷芯结构,该卷芯结构是叠片式与卷绕式相结合的特殊结构,从而结合了卷绕方式的生产高效性和叠片方式的优良大电流放电性能及安全性能。
背景技术
目前,锂电池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各国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一方面解决日益贫乏的石油燃气资源,另一方面解决自然环境受到破环的危机感与日剧增。因此,目前政府投入大力资金,来发展电动汽车。锂电池作为电动力汽车关键部件,其充电时间太长一直成为动力汽车广泛推广应用的主要限制条件之一。而作为锂电池的核心部件,电芯的制作直接影响到锂电池的性能,因此目前对锂电池的改进主要围绕锂电池的电芯来展开。
现有技术中,锂电池的电芯根据制作方法可以分为两种,卷绕式电芯和叠片式电芯。其中,卷绕式电芯,一般是由一片负极极片、一片隔膜、一片正极极片卷绕而成。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锂离子电池一致性高、生产效率高;缺点是卷绕的层数和极片的大小受到一定的限制,否则电芯容易出现打皱、张力分布不均的现象,因此行业内一般是对于容量小于5Ah的电芯采用卷绕工艺。叠片式电芯,是由负极极片和正极极片交替放入隔膜中,隔膜呈Z字型的结构。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电芯的层数以及极片的尺寸不受限制,行业内一般对于容量大于5Ah的电芯采用叠片工艺;缺点是该方法制备的极芯在化成后容易夹杂气泡,并且在叠片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位的现象,另外生产效率低、不适宜规模化生产等。而要成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锂电池必须是大容量型锂离子电池,痛殴而由上分析可知,对于大容量锂电池的电芯,常规的卷绕式和叠片式结构都不是最佳的选择。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的软包装锂电池的卷芯结构,对现有的电芯结构进行改进,结合了卷绕式结构和叠片式结构的电芯的优势,制作成一种一致性高、生产效率高且大容量的锂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包装锂电池的卷芯结构,包括极组、正极耳和负极耳;其中,极组包括第一隔膜、正极片、第二隔膜和负极片,负极片的端部向外延伸有负极空箔,负极耳设于该负极空箔上;正极片的端部向外延伸有正极空箔,正极耳设于该正极空箔上;第一隔膜、负极片、第二隔膜和正极片依次排列,并通过半自动卷绕机卷绕形成一层状结构;正极耳和负极耳均伸出该层状结构之外,且正极耳和负极耳均与该层状结构的卷绕方向平行。
其中,所述正极片包括一层厚度为16μm-25μm的铝箔,该铝箔上涂覆有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材料(镍钴锰三元电池材料简称三元材料)等正极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负极片包括一层厚度为9μm-12μm的铜箔,该铜箔上涂覆有石墨、钛酸锂等负极料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是由一定尺寸的改性聚丙烯胶带(改性聚丙烯是由聚丙烯填充石灰粉、玻璃纤维或者其他的塑料共聚或是混合、染色、添加成核剂、阻燃剂等其他助剂等等而形成)与金属带组成。所述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是由单向热拉伸形成的,是为了防止电池电子短路、而让离子通过,其是由特殊的聚丙烯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卷芯与常规卷芯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卷芯的正负两个极耳的焊接位置在卷芯的外部,与卷绕方向平行,而常规的卷芯在卷芯内部,与卷绕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负极空箔采用铜箔实现。所述正极空箔采用铝箔实现。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结构,具有如下优点:1、正极片的铝箔与正极空箔(铝箔)、负极片的铜箔与负极空箔(铜箔)之间分别通过正极耳、负极耳连接在一起,增加电池充放电时大电流放电性能;2、由于卷芯外端有作为负极空箔的铜箔、以及作为正极空箔的铝箔,便于散热,有效解决电池滥用的热失控造成爆炸,燃烧的问题;3、本实用新型同样采用卷绕生产方式,通过特殊的卷芯结构设计,结合了卷绕方式的生产高效性和叠片方式的优良大电流放电性能及安全性能,比叠片生产方式的效率有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普通软包装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普通软包装锂电池的卷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锂电池的卷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斯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斯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70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产品信息推荐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池用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