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叶轮入气端带迷宫密封结构的离心通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7331.5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0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徐金秋;黄兴安;窦华书;魏义坤;陈兴;姜武;金忠亮;刘珂珂;王宇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44 | 分类号: | F04D29/44;F04D29/08;F04D29/28;F04D29/6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轮 入气端带 迷宫 密封 结构 离心 通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风设备领域,涉及离心通风机,具体涉及一种叶轮入气端带迷宫密封结构的离心通风机。
背景技术
离心通风机主要由集流器、叶轮、蜗壳和扩散器等结构组成。气体经集流器导向叶轮,在叶轮的旋转作用下,给气体做功,压力升高。从叶轮出来的气体,由蜗壳收集并引导至蜗壳出口,而后经扩散器再次扩压后,输送到管道或排入大气中。作为离心通风机的进气装置,集流器的作用是将气体平滑地导向叶轮,保证叶轮入口气流均匀,达到提高叶轮效率的目的。
由于集流器与叶轮入口之间存在间隙,叶轮出口处气体由叶轮做功压强升高,而进口处的压强要低得多,导致出口处的气体沿叶轮外侧通过间隙重新流经叶轮,使通风机的出口流量小于进口流量,造成风机的容积损失,从而降低风机的整体效。在离心通风机叶轮入口处,气流主要沿轴向流动,进入叶轮后,气流逐渐变为径向流动。因此,在叶轮入口附近,气流参数变化较大,且受集流器背部涡流区的影响,易形成较大的涡流区,其大小随周向位置的改变、风机流量的大小而不同,是离心通风机损失和噪声的一个主要来源。由于结构设计上的不足,现有离心通风机上的集流器与叶轮和蜗壳间气流会发生回流,产生漩涡,且集流器与叶轮入口间存在间隙,易使气流发生泄漏,导致通风机效率下降,噪声升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叶轮入气端带迷宫密封结构的离心通风机,该离心通风机的离心叶轮入气端加工有迷宫密封结构,能产生很强的节流效应,起到非接触密封的作用,改善入口气流的稳定性,提高了容积效率。
本实用新型包括集流器和离心叶轮;所述的集流器呈筒状,其出气端伸入离心叶轮的轮盖内,伸入的轴向长度与离心叶轮外径的比值为0.01~0.06;所述的离心叶轮入气端内侧设有矩形锯齿密封结构;所述的矩形锯齿密封结构包括沿离心叶轮轴向等距排布的4~6个矩形锯齿;所述相邻两个矩形锯齿的轴向间距为5~10mm;每个矩形锯齿的高度为5~10mm,厚度为高度的0.2~0.5;沿离心叶轮入气端至出气端方向,矩形锯齿的高度递减;每个矩形锯齿与集流器外壁的距离为离心叶轮入气端内径的0.005~0.0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集流器与离心叶轮的间隙处采用迷宫密封结构,可有效地减小集流器与离心叶轮入气端间的径向间隙,改善气流的稳定性,降低气流的泄漏量,减小容积损失,提高效率,降低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集流器,2、离心叶轮,3、矩形锯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叶轮入气端带迷宫密封结构的离心通风机,包括集流器1和离心叶轮2;集流器1呈筒状,其出气端伸入离心叶轮2的轮盖内,伸入的轴向长度与离心叶轮2外径的比值可为0.01~0.06中的任一值;离心叶轮2入气端内侧设有矩形锯齿密封结构;矩形锯齿密封结构包括沿离心叶轮轴向等距排布的多个矩形锯齿3,矩形锯齿3的数量可为4~6中的任一值;相邻两个矩形锯齿的轴向间距可在5~10mm中任选一个值;每个锯齿的高度可为5~10mm中的任一值,厚度可为高度的0.2~0.5中的任一值;沿离心叶轮入气端至出气端方向,矩形锯齿的高度递减;每个矩形锯齿3与集流器1外壁的距离可为离心叶轮2入气端内径的0.005~0.04中的任一值。
现有离心通风机的集流器1与离心叶轮2间存在较大间隙,气流易在离心叶轮2进出口压差的作用下产生回流,形成漩涡,且集流器1与离心叶轮2的入气端存在径向间隙,气流会在该径向间隙处发生泄漏,增大容积损失,降低通风机的效率,使噪声升高。
该叶轮入气端带迷宫密封结构的离心通风机在集流器与离心叶轮的间隙处采用迷宫密封结构(矩形锯齿密封结构),可有效地减小集流器1与离心叶轮2入口间的径向间隙。气体经集流器1进入离心叶轮2,在离心叶轮2的旋转作用下从出口流出。离心叶轮2出口处气体因叶轮做功压强升高而进口处的压强要低得多,导致出口处的气体沿离心叶轮2外侧通过间隙重新流经离心叶轮2,由于间隙存在迷宫密封结构,当气体经过每一个矩形锯齿3时,气流经间隙高速进入环形空腔后,突然膨胀而产生强烈的漩涡,使气流的大部分能量转化为热量而散失掉,使焓值恢复到接近于间隙前的值,只有小部分动能仍以余速进入下一个间隙,逐级重复上述过程。这时气体压力逐级下降,从而达到密封的效果,改善了入口气流的稳定性,降低了气流的泄漏量,减小了容积损失,从而提高了通风机的效率,降低噪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73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