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钟表的LED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8869.8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8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春艳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崔志泓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钟表 led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钟表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钟表的LED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钟表是钟和表的统称,是计量和指示时间的精密仪器。钟和表通常是以内机的大小来区别的,按国际惯例,机心直径超过80毫米、厚度超过30毫米的为钟;直径37~50毫米、厚度4~6毫米者,称为怀表;直径37毫米以下为手表;直径不大于20毫米或机心面积不大于314平方毫米的,称为女表。手表是人类所发明的最小、最坚固、最精密的机械之一,也是国人钟爱的商品之一。
目前的钟表一般在晚上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例如电子钟,其在晚上看时间时,需要人为操作按下按键才可以控制照明功能,以致可观看时间,这样导致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钟表的LED控制电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用于钟表的LED控制电路包括:供电单元、稳压单元、控制单元以及LED发光单元,其中,稳压单元与LED发光单元均与供电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设置于稳压单元与LED发光单元之间且相互连接的光敏元件、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该光敏元件、第二三极管均连接稳压单元,该第一三极管连接LED发光单元。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光敏元件为光敏二极管PNP-PHOTO,该光敏二极管PNP-PHOTO一个引脚连接一电阻R4后连接稳压单元,另一引脚接地。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供电单元为4.5V电源。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LED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一个LED,该LED的阳极连接供电单元,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一电阻R5后连接稳压单元,基极连接光敏元件;发射极连接一电阻R3后接地,且该发射极连接一电阻R2后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一电阻R1后接地。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稳压单元包括一稳压IC,其型号为HT105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稳压单元将作为供电单元的4.5V电源稳压后形成1.5V电压为第二三极管供电,光敏二极管PNP-PHOTO通过感应外界光线强弱来控制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具体而言,当外界光线弱时,光敏二极管PNP-PHOTO控制第二三极管导通,同时第一三极管导通,使LED发光单元中的LED被点亮;当外界光线强时,第二三极管中集电极的电压在光敏二极管PNP-PHOTO影响下被拉低,使第二三极管不导通,同时第一三极管不导通,使LED发光单元中的LED熄灭。综上所述,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使钟表中设置的LED在光线弱时自动被点亮,在光线强时自动被熄灭,令使用者能够时刻开始观察时间,而不需要额外的动作,以致使用起来十分方便,且具有环保节能的效果,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高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所示,为一种用于钟表的LED控制电路,其应用于钟或表中,该LED控制电路包括:供电单元1、稳压单元2、控制单元3以及LED发光单元4,其中,稳压单元2与LED发光单元4均与供电单元1连接,所述控制单元3设置于稳压单元2与LED发光单元4之间。
所述的供电单元1为4.5V电源。
所述稳压单元2包括一稳压IC,其型号为HT1050,该稳压IC连接4.5V电源,为整个电路提供1.5V电压。
所述控制单元3包括设置于稳压单元2与LED发光单元4之间且相互连接的光敏元件31、第一三极管32和第二三极管33,该光敏元件31、第二三极管33均连接稳压单元2,该第一三极管32连接LED发光单元4。其中,所述的光敏元件31为光敏二极管PNP-PHOTO,该光敏二极管PNP-PHOTO一个引脚连接一电阻R4后连接稳压单元2,另一引脚接地。
所述LED发光单元4包括至少一个LED,该LED的阳极连接供电单元1,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32的集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春艳,未经熊春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88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