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治理大气污染及扬尘的多功能静电雾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9322.X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1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俞绍才;王斯;金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31002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理 大气污染 扬尘 多功能 静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喷雾装置领域,特别涉及用于治理大气污染及扬尘的多功能静电雾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大型的煤炭、矿石、物料堆场、冼煤场、码头、转运站、铁道堆场等容易起尘的场所,其采用的喷雾除尘抑尘装置或设备,均为固定式或移动式喷雾除尘,其喷出雾滴粒径在50um左右,对大气污染物的清除率较低,而且费用昂贵,由于喷出雾滴是非带电喷雾,与喷雾对象的附着性不高,对于环境的改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若喷雾装置能将水雾荷电后,则能更好用于治理大气污染及雾霾,尤其是大气的细颗粒物PM2.5及其前提物(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现有研究显示,将水雾荷电后,能更好的用来治理大气污染及雾霾,尤其是大气的细颗粒物PM2.5。现有中国专利CN102407057A公开了一种类似环保喷雾除尘装置,包括液压分配器、液压马达、高压液泵、水箱、喷雾机构、发电机和电控箱,但由于没有对喷雾荷电,对大气污染物的清除效果并不高。中国专利CN202385650U和CN202238404U,都有公开能实现水雾荷电的结构相似的静电喷雾器,均包括药箱、静电发生装置、连接管、喷枪、高压泵。但是对喷雾的粒径及强度没有做到可控性。另外,专利中公开的静电喷雾器是用于农药的喷洒,对于在治理大气污染领域,未有能实现水雾荷电的静电喷雾器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操作方便且使用效果好的多功能静电雾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用于治理大气污染及扬尘的多功能静电雾炮,包括射雾器,还包括电机A、液泵、静电发生器、自动控制装置和水管;所述射雾器包括风机、电机B、喷筒和喷嘴,喷筒为后大前小的收敛型喷筒,风机和用于驱动风机工作的电机B设置在喷筒内腔的后端,喷嘴设置在喷筒的前端;
所述电机A和液泵相连,用于向液泵提供动力;所述液泵用于将外部液体通过水管泵送到静电发生器,静电发生器用于使液体带电;所述射雾器的喷嘴通过水管与静电发生器相连,用于将经过静电发生器带电的液体经由喷嘴喷出;
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和喷筒相连,用于控制喷筒在横向和纵向上自动旋转,实现喷嘴在横向和纵向上绕轴心进行任意角度的喷雾工作,且自动控制装置还能调节喷雾的强度大小;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包括仰角控制系统和旋转控制系统;所述仰角控制系统包括两个安装在喷筒中部的柱状凸台,喷筒能绕柱状凸台在-45°到45°范围内任意调节仰角;所述旋转控制系统包括U形支撑架和转轴,U形支撑架与仰角控制系统的连接,旋转控制系统能设置一个限定角度,并使喷筒在限定角度范围内自动旋转。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内还设有用于接收手持遥控器信号的无线信号接收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射雾器的射程大于20m(应用风送加喷嘴),且喷射的雾状液体粒径在50~200um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喷嘴为采用塑料材质制成的喷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静电发生器通过外部电源供电,并能通过内置的变压器转化为2万V的高电压输出,用于使液体带电。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多功能静电雾炮设置有零电位极,用于消除静电感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多功能静电雾炮还包括水箱,水箱通过水管与液泵相连,水箱用于盛装外部的液体。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多功能静电雾炮还包括箱体,电机A、液泵、静电发生器装设在箱体内,旋转控制系统的转轴安装在箱体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多功能静电雾炮能用于固定地点安装或者移动车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水雾荷电,能更好地与大气中的污染物结合,从而清除周围大气污染;
2、本实用新型能对喷雾角度、喷雾方向进行调节,同时具有旋转喷雾功能且使用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能完成较高空间喷洒作业,且喷雾均匀、雾化彻底,避免在喷嘴周围形成小水滴,实现从上而下喷雾除尘,一次喷射影响到的空间较大;
4、本实用新型不但适用于固定地点安装作业,也同样适用于移动车载,使用前景远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射雾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93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