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束等离子3D打印设备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249548.X 申请日: 2015-04-22
公开(公告)号: CN204584275U 公开(公告)日: 2015-08-26
发明(设计)人: 杨永强;刘洋;林辉;王迪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B22F3/105 分类号: B22F3/105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罗观祥
地址: 51064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等离子 打印 设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零件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束等离子3D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3D打印设备集成了光学、精密传动、新材料、CAD/CAM等技术,通过几十微米的精细高能密度聚焦光斑,逐线搭接扫描新铺粉层上选定区域,形成面轮廓后,层与层堆积成型制造,从而直接获得几乎任意形状、具有完全冶金结合的金属功能零件,致密度可达到近乎100%,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1)采用分层制造技术,成型件不受几何复杂度的影响,对任意复杂成型金属零件可直接制造,对于个性化小批量复杂产品制造方便;

3)直接制成终端金属产品,由于能量密度较高,对熔点高难加工金属材料可直接加工成为终端金属产品;

4)成型金属零件是具有冶金结合的实体,其相对密度几乎达到100%,性能超过传统铸造件。

目前市面上的金属3D打印设备主要都是采用激光器作为熔化材料的热源,不仅价格昂贵(200W光纤激光器售价为22万元左右,1000W售价在85万元左右)、维护复杂(光纤十分脆弱,极易损坏,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苛刻)。热源偏转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扫描振镜驱动光路偏转,另一种是由机械导轨驱动喷头逐点逐线扫描,完成平面扫描。前者受限于光学系统,单振镜最大成型区域250×250mm。成型大型零件则需要多激光多扫描振镜复合。以上的原因导致金属3D打印设备价格昂贵,操作维护复杂,不利于3D打印技术的推广,因此亟需开发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金属3D打印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微束等离子3D打印设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微束等离子3D打印设备,包括密封成型室、成型缸、等离子加工装置、中央控制系统;所述成型缸和等离子加工装置由中央控制系统控制,在密封成型室内、成型缸的上方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基座15,驱动装置基座15上设有Z方向直线驱动机构14,Z方向直线驱动机构14上设有X方向直线驱动机构12,X方向直线驱动机构12上设有Y方向直线驱动机构13;

所述等离子加工装置包括等离子体加工集成单元7和等离子枪9;

所述Y方向直线驱动机构13上设有数控主轴8,数控主轴8的端部依次连接等离子体加工集成单元7和等离子枪9。

所述数控主轴8通过X方向直线驱动机构12和Y方向直线驱动机构13在X和Y方向移动;所述数控主轴8在Z方向的升降,由Z方向直线驱动机构14驱动。

所述等离子加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密封成型室外部的:等离子发生控制器1、惰性气体瓶2、等离子加工送粉装置5和等离子枪水冷机6。

所述成型缸包括工作平台11和工作平台11的升降驱动机构16。

将零件10的CAD模型分层,然后生成路径代码,中央控制系统根据该路径代码,向驱动装置发出控制指令,数控主轴8带动等离子枪9在X方向和Y方向直线移动,对待加工的零件10进行扫描填充。

本实用新型3D打印设备采用数控导轨驱动方式,克服了光学系统的尺寸限制,可扩大成型零件尺寸,同时保证成型精度。

相对于激光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等离子体是一种廉价的金属材料加工热源,可以获得高效、低成本的工业级金属3D打印设备,有利于将金属3D打印设备推广应用于汽车、造船、生物医疗、工业模具等大型复杂零部件的直接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等离子发生控制器1;惰性气体瓶2;工作气路3;等离子送粉气路4;等离子加工送粉装置5;等离子枪水冷机6;等离子体加工集成单元7;数控主轴8;等离子枪9;零件10;工作平台11;X方向直线驱动机构12;Y方向直线驱动机构13;Z方向直线驱动机构14;驱动装置基座15;升降驱动机构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束等离子3D打印设备,包括密封成型室、成型缸、等离子加工装置、中央控制系统;所述成型缸和等离子加工装置由中央控制系统控制;在密封成型室内、成型缸的上方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基座15,驱动装置基座15上设有Z方向直线驱动机构14,Z方向直线驱动机构14上设有X方向直线驱动机构12,X方向直线驱动机构12上设有Y方向直线驱动机构1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95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