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触头接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9813.4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6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石崇祯;钱辉;王树利;茅云;严明燕;杨海军;韦柳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韩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58 | 分类号: | H01H1/58;H01H3/3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刘海 |
地址: | 214187 江苏省无锡市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转换开关 电器 接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触头接触系统,属于转换开关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已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源故障时,能将一个或几个负载电路从故障电源自动转换至备用电源,保证重要负载工作时不断电。目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故障电源和备用电源之间的切换速度不够快以及使用电弧熄灭速度较慢带来的安全方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触头接触系统,带负载切换能力强,电弧熄灭速度快。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触头接触系统,包括壳体,特征是:在所述壳体的左侧安装主电源母线,在壳体右侧安装备用电源母线,在备用电源母线下方安装负载母线;在所述壳体中间安装摇臂,摇臂下部的两侧分别通过销轴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转动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与左右两侧的动触头转动连接,动触头的下端与壳体转动连接,动触头的上端分别对应主电源母线和备用电源母线。
进一步的,在所述动触头外侧包裹灭弧罩。
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的下端分别呈圆弧形端部,该圆弧形端部与负载母线形成的两个圆弧面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触头接触系统,是独立的,零部件通用性强,维护方便;主、备电源母线在不同的灭弧室内,电弧熄灭速度快,带负载切换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触头接触系统包括主电源母线1、灭弧罩2、摇臂3、动触头4、备用电源母线5、负载母线6、壳体7、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7,在壳体7的左侧安装主电源母线1,在壳体7右侧安装备用电源母线5,在备用电源母线5下方安装负载母线6;在所述壳体7中间安装摇臂3,摇臂3下部的两侧分别通过销轴与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9转动连接,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9分别与左右两侧的动触头4转动连接,动触头6的下端与壳体7转动连接,动触头4的上端分别对应主电源母线1和备用电源母线5。
在所述动触头4外侧包裹灭弧罩2,形成独立的灭弧室。
所述动触头4的下端分别呈圆弧形端部,该圆弧形端部与负载母线6形成的两个圆弧面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当摇臂3向左转动时,左边的动触头4的上端与主电源母线1接触,下端圆弧面在负载母线6的圆弧面中转动,右边的动触头4远离备用电源母线5;相反当摇臂3向右转动时,右边的动触头4的上端与备用电源母线5接触,下端圆弧面在负载母线6的圆弧面中转动,左边的动触头4远离主电源母线1。
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触头接触系统具有两路进线和一路出线,两路进线分为主电源母线和备用电源母线,一路出线称为负载母线,这三组母线组成了一个触头接触系统;三个或者四个接触系统加上转换机构、电动操作系统、控制系统组成了一台自动转换开关电器。这种接触系统都是独立的,零部件通用性强,维护方便;主、备电源母线在不同的灭弧室内,电弧熄灭速度快,带负载切换能力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韩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韩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98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校车应急开关系统
- 下一篇:一种螺栓铝电解电容的电容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