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式砼空鼓声波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1323.8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4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彪;刘现鹏;张强;李铁良;张宝华;李颖;李越松;韩冉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456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式 鼓声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安全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磁式砼空鼓声波检测仪。
背景技术
由于浇筑、振捣及人为操作不当等因素,港口水工结构混凝土构件面层位置易产生空鼓现象。混凝土空鼓会造成构件的保护层厚度减小,促使构件内部的钢筋过早锈蚀,钢筋锈蚀膨胀会导致混凝土开裂、剥落,又进一步加速钢筋的锈蚀,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因此,及早检测混凝土构件的空鼓位置并进行修复,对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十分必要。自古以来人们就有用声音判断瓷器好坏的做法。在混凝土空鼓产生的位置,敲击产生的声音与密实混凝土不同,因此可通过声波分析的方法检测混凝土空鼓位置。同时,由于潮位过低、操作空间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港口水工结构混凝土面板、梁等构件的空鼓位置较难通过手触的方式检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一定操作长度的便携式电磁式砼空鼓声波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式砼空鼓声波检测仪,包括筒状不锈钢锤体,在所述筒状不锈钢锤体的下端固接有把手,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击锤、不锈钢保护片、电磁棒及其供电电池安装在所述筒状不锈钢锤体的内部,所述不锈钢保护片、所述电磁棒及其供电电池固定安装在所述筒状不锈钢锤体的内部,所述电磁棒设有控制线和三段开关,所述三段开关安装在所述把手上并与控制线连接;所述击锤通过与其固接的润滑结构与所述筒状不锈钢锤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击锤的上端设有伸出在所述润滑结构之上的击打部,所述击锤的下端固接有磁极;在所述筒状不锈钢锤体的外侧上端固接有带蓝牙的拾音器,在所述把手上固定有带蓝牙和显示屏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接收所述拾音器的信号数据。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电磁原理实现击锤的收发,采用配有蓝牙的处理器和拾音器实现信号的传递,简化了整体结构,又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处理,并使检测装置具有一定的操作长度,为码头混凝土空鼓的检测提供了便携高效的工具,极大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工作强度,将其应用于沿海港口码头结构混凝土空鼓位置检测,能够提高人工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击锤,2、润滑结构,3、磁极,4、不锈钢保护片,5、电磁棒,6、供电电池,7、筒状不锈钢锤体,8、拾音器,9、处理器,10、显示屏,11、控制线,12、把手,13、三段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一种电磁式砼空鼓声波检测仪,包括筒状不锈钢锤体7,在所述筒状不锈钢锤体7的下端固接有把手12,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击锤1、不锈钢保护片4、电磁棒5及其供电电池6安装在所述筒状不锈钢锤体7的内部,所述不锈钢保护片4、所述电磁棒5及其供电电池6固定安装在所述筒状不锈钢锤体7的内部,所述电磁棒5设有控制线11和三段开关13,所述三段开关13安装在所述把手12上并与控制线11连接;所述击锤1通过与其固接的润滑结构2与所述筒状不锈钢锤体7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击锤1的上端设有伸出在所述润滑结构2之上的击打部,所述击锤1的下端固接有磁极3;在所述筒状不锈钢锤体7的外侧上端固接有带蓝牙的拾音器8,在所述把手12上固定有带蓝牙和显示屏10的处理器9,所述处理器9接收所述拾音器8的信号数据。
所述电磁棒5由供电电池6供电,当工作时先将三段开关13置于吸合状态,电磁棒5生成与磁极3相反的极性,利用异性相吸原理将击锤1吸到底部处于待击发状态,然后将三段开关13置于停止状态,将击锤1对准要检测的砼空鼓,之后将三段开关13置于击发状态,电磁棒5生成与磁极3相同的极性,利用同性相斥原理将击锤1瞬时击出。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13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