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管两端成型的承插式接口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2328.2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5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夏连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连宁 |
主分类号: | F16L25/10 | 分类号: | F16L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两端 成型 承插式 接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是一种承插式管道连接形式,可用于输水管道和其它输送管道的连接。
背景技术
之前国内的各种输水钢管承插式接口由于(1)密封圈没有定位,(2)密封圈圆周不能保证均匀一致的压缩比,不能保证密封性能,其使用效果不佳,没有得到推广和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有成形的沟槽用于密封圈固定,插口的沟槽肩台与承口接触,保证了密封圈均匀一致的压缩,从而完全保证了接口的密封性能。
目前国内埋地钢管的连接通常采用现场对接焊的方法,由于输水钢管相对口径大,壁厚薄,管口刚性低,椭圆度大,造成钢管对接困难。另外,由于管沟开挖的限制,管底焊接操作难度大。这种对接方式工效低,焊接质量难以保证,多起输水钢管的爆管事故均是由焊缝引起的。
城镇供水管线的建设,受制于开挖范围小,施工周期短的要求,由于没有理想的承插式钢管管道,在很多应该采用钢管管道的地方,被迫用铸铁管或玻璃钢夹砂管替代,限制了钢管在这领域的的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通过使用新型的加工方式和关键的结构设计,可以解决以往承插式钢管胶圈固定不牢,试压漏水的问题。
由于同口径的钢管比铸铁管和PCCP管重量轻很多,工厂加工更加便捷省力,节省成本。由于钢管的延展性更高,这种柔性接口的输水管道抗震性能更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是一种现场快速承插的接口设计,单橡胶圈密封,用于输水钢制管道。
本实用新型专利为钢管两端进行直接形变成型,并达到设计要求的形状(参见附图)。
本实用新型专利是钢管插口端经旋转辊压加工,壁厚较薄时采用冷加工,壁厚较大时采用热加工来完成沟槽成型,用于放置和固定密封橡胶圈;钢管承口端经冷扩径成喇叭口。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其特征是被成形的承插口是在钢管本体上加工而成,为非焊接组成的承插接口。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设计特征是插口逐渐插入承口,自行对中,直到插口上的密封圈沟槽后肩与承口喇叭口内壁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承口,2插口,3受压缩的弹性密封圈,4插口沟槽后肩(插入时与承口接触),5未参与变形的钢管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钢管插口端经压力旋转辊压加工(壁厚较薄时采用冷加工;壁厚较大时采用热加工)完成沟槽成型,用于放置和固定密封橡胶圈;
钢管承口端经冷扩径成喇叭口。可由水压机一次模具扩径,也可由液压扩径机完成。
插口变形区沿管壁轴线上下均匀分布,其设计特点是尽量控制变形范围,使得变形均匀,成型相对容易。
密封橡胶圈周长比管径周长小20%,使其密封圈紧密贴合在辊压的沟槽内。现场承插对接时,不会发生滚动和位移。密封圈就位后,用钝器插入密封圈下面,沿圆周转2圈,使密封圈松紧一致。
插口逐渐插入承口,直到插口上的密封圈沟槽后肩与承口喇叭口内壁接触。
被成形的承插口是在钢管本体上加工而成,为非焊接组成的承插接口。
现场对接承插时,插口和承口需清理干净,分别用润滑油涂抹,以利于插入。对接到位后,用塞尺沿圆周检查密封圈是否在沟槽内状态完好。
管节对接安装时,可根据需要偏转一定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连宁,未经夏连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23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座
- 下一篇:一种防堵塞米粉成型机进料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