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吸取铅蓄电池极片的专用吸盘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3100.5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6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葛先越;葛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B65G47/9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郭晓华 |
地址: | 315211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吸取 蓄电池 专用 吸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零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吸盘,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吸取铅蓄电池极片的专用吸盘。
背景技术
吸盘是一种利用内外空气压力的差别,吸附在物体上的一种挂件,或者是抓取物体的一种工具,也叫真空吸盘。真空吸盘是一种通过真空度来维持两物体附着不分离的技术,有工业应用和民间应用之分,在工业上通过改变吸盘的真空度来实现搬运、迁移过程中的“拿”与“放”,配合实现自动化机械化。
在蓄电池生产过程中,极板在生产过程前期都是多片放置在一起的。而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这些放置在一起的极板单个的分离、定位。由于同种规格的电池极板存在外形尺寸偏差较大、弯曲、扭曲、表面粗糙等原因,造成极板的分离、抓取困难。使用人工徒手操作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
目前市场使用的具有分离极板功能的设备或机构多使用普通真空吸盘,并使用容易损耗的毛刷或海绵等材料压住极板,存在分离故障率高、容易出现同时抓取两片且对极板表面粗糙度要求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吸取铅蓄电池极片的专用吸盘,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分离故障率高、容易出现同时抓取两片且对极板表面粗糙度要求高等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吸取铅蓄电池极片的专用吸盘,包括吸盘本体,所述吸盘本体上设有若干连通吸盘本体内部空腔的连接孔,吸盘本体的口部封接有一个具有弹性的硅胶垫。
在上述的用于吸取铅蓄电池极片的专用吸盘中,所述吸盘本体包括具有若干环状褶皱且能伸缩的吸盘架,该吸盘架的口部与硅胶垫封接。
在上述的用于吸取铅蓄电池极片的专用吸盘中,所述吸盘本体与硅胶垫之间设有一个不能形变的龙骨环,该龙骨环两侧分别与吸盘本体和硅胶垫封接。
在上述的用于吸取铅蓄电池极片的专用吸盘中,所述吸盘架与硅胶垫之间设有一个不能形变的龙骨环,该龙骨环两侧分别与吸盘本体和硅胶垫封接。
在上述的用于吸取铅蓄电池极片的专用吸盘中,所述吸盘架、龙骨环和硅胶垫围成一个中空的缓冲腔。
在上述的用于吸取铅蓄电池极片的专用吸盘中,所述缓冲腔连通吸盘本体内部空腔。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实现快速分离极板,抓取可靠,定位准确,从而能提升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B处放大图。
图中,吸盘本体10、连接孔11、吸盘架12、硅胶垫20、龙骨环30、缓冲腔4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吸取铅蓄电池极片的专用吸盘,包括吸盘本体10,所述吸盘本体10上设有若干连通吸盘本体10内部空腔的连接孔11,吸盘本体10的口部封接有一个具有弹性的硅胶垫20。该硅胶垫20具有弹性可形变,因此,即便极片表面不平整,也能利用真空吸力牢固的将极片吸住。吸盘本体10与硅胶垫20之间设有一个不能形变的龙骨环30,该龙骨环30两侧分别与吸盘本体10和硅胶垫20封接,龙骨环30起到将硅胶垫20和吸盘本体10的结合部定位的作用,从而将硅胶垫20定型,使硅胶垫20吸取极片的位置不发生改变,起到提高吸取极片稳定性的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本实施例中,吸盘本体10包括具有若干环状褶皱且能伸缩的吸盘架12,该吸盘架12的口部与硅胶垫20封接。吸盘架12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更好的保护整个吸盘,吸盘架12与硅胶垫20之间设有一个不能形变的龙骨环30,该龙骨环30两侧分别与吸盘本体10和硅胶垫20封接。
吸盘架12、龙骨环30和硅胶垫20围成一个中空的缓冲腔40。该缓冲腔40能充分吸收吸盘架12和硅胶垫20形变产生的力,既有利于在接触极片时不发生冲击,又能稳固整个托盘的结构。缓冲腔40连通吸盘本体10内部空腔。当硅胶垫20发生形变时,硅胶垫20的内侧向吸盘本体10内部空腔方向凹陷,从而配合吸盘本体10内部空腔内部的真空吸力将极板牢牢吸住,提高了极板吸取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吸盘本体10、连接孔11、吸盘架12、硅胶垫20、龙骨环30、缓冲腔4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31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旱地质接地网
- 下一篇:蓄电池胶体生产设备用水循环冷却装置